2024年拓普集团研究报告:客户结构优质_迈向Tier0.5平台型供应商.docx

2024年拓普集团研究报告:客户结构优质_迈向Tier0.5平台型供应商.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拓普集团研究报告:客户结构优质_迈向Tier0.5平台型供应商

1、汽车Tier0.5龙头,打造科技型平台供应商

1.1、深耕汽零设备40年,多元化发展的汽车Tier0.5龙头

汽车配件领域笃行40年,实现单品龙头到平台型公司跨越。拓普集团成立于1983年,于2015年3月在A股上市。公司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多客户战略向大客户战略跨越、零部件厂商向平台型公司跨越、零件级厂商向系统级厂商跨越。单车配套价值量提升+客户拓展是平台型公司成长的核心逻辑。

拓展期(1986年-2014年):业务方面,此阶段公司主营业务为减震器和内饰件,截至2014年上市之前减震器产能265万套/年,内饰件产能126万套/年,当年减震器在营收中占比为59.07%,内饰件在营收中占比为39.74%。客户方面,公司依托北京吉普起步,抓住一汽大众、上海通用零部件国产化的机遇,在2008年切入北美通用和克莱斯勒等业务。市场竞争方面,2011-2013年,公司橡胶减震产品销售额国内排名均为第一名;公司内饰件销售额国内排名为第六名。成长期(2015年-2019年):业务方面,公司业务线多维度扩展,在减震器与内饰件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重点支持轻量化底盘、汽车电子等新业务项目,此阶段形成了8大产品体系,包括汽车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车身轻量化、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客户方面,公司推行Tier0.5级的合作模式,注重国内外主流车企客户的扩展,同特斯拉、RIVIAN、福特、GM、华为、大众、吉利、小米、理想等国内外头部车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市场竞争方面,公司在减震器、内饰件、轻量化底盘的份额在国内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公司轻量化底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高端市场占比较高。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期(2020年-至今):客户方面,与特斯拉的合作日渐深化,在内饰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空气悬架等多产品稳定合作。公司在国内市场积极扩展国内造车新势力客户,终端销量确定性提升;在国外市场积极建厂,依托特斯拉的产业优势实现海外份额的大幅跨越。产品价值量方面,单车配套量价值量提升,截至2022年底,单车配套价值量最高可达3万元。

(一)单车配套价值量提升:平台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拓普有完善的产品矩阵,业务线仍具备横向扩展空间。目前形成九大业务体系,单车配套价值量持续提升,最高可达3万元。当前汽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上游零部件商场的降价压力大,但是核心供应商通过扩展业务线、增加产品技术附加值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来抵御降价压力。公司现有业务线已经布局九大品类,并且仍具有横向扩展空间,系统配套能力逐步提升。

发挥平台型公司优势,单车配套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从零部件厂商向平台型公司转型,在维持传统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扩展单品价值量高、市场需求大的新业务产品。随公司热管理、空悬、IBS、座舱等产品逐步量产,公司最高单车配套价值可达3万元。

(二)大客户战略:深度绑定大客户,增强业绩确定性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抓住新能源汽车契机,积极拓展国内新能源主流车企客户。公司一方面扩展业务产品线,提升单车配套价值量;另一方面绑定优质大客户,依托整车厂销量增长实现量价齐升。公司初期依托北京吉普起步,2004年减震器切入通用供应链,同时公司抓住与浙企吉利的合作机遇,在多业务线、多产品形成广泛合作,截至公司上市之前,通用与吉利分别为公司的前二大客户。2016年公司与特斯拉在轻量化底盘与悬架项目上首次合作,目前与特斯拉在轻量化底盘、内饰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等产品稳定合作,并顺利进入人形机器人执行器领域。

深度参与整车厂设计研发,增强客户粘性与客户拓展并举。公司推进Tier0.5的合作模式,深度参与整车厂设计与研发方案,提升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大客户,为吉利、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塞力斯、福特等车厂提供稳定服务。

1.2、九大产品品系打造竞争壁垒,轻量化底盘业务成为增长新引擎

营收增速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业绩驱动因素逐渐转向新能源汽车。公司2016年营收同比+30.9%,主要系汽车行业产销实现快速增长,汽车产量结束自2014年以来连续两年负增长趋势。2019年公司营收同比-10.45%,主要系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国六A”排放标准提前实施等因素使行业端承压,景气度下降所致,但公司在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份额逆势提升;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76.05%,大幅超越全年汽车产量同比,主要系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景气度上行区间,新能

文档评论(0)

小鱼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