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docx

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

PAGE1

PAGE1

PAGE1

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

【疾病概念及相关介绍】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又称WedningHoffmann病,是一种源于脊髓前角细胞和低位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该类疾病过去通常根据起病年龄和临床病程分为1-3型,目前分为0-4型,0型SMA(出生前起病)和1型SMA(婴儿期起病)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类型,2型SMA和3型SMA起病较晚,病程的严重程度较低,4型SMA(成年期起病)是最轻度的类型。婴儿型SMA约占所有脊髓性肌萎缩的50%[1],婴儿发病率为1/10000-1/6000,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的第2位[2]。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呼吸困难、对称性肌无力、肌张力低下、肌萎缩,常因呼吸功能障碍引起肺部感染,极易导致死亡。

【病因/遗传学】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又称WedningHoffmann病,是一种源于脊髓前角细胞和低位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最常见的SMA类型是由染色体5q上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即,5qSMA),染色体5q相关SMA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同类型的5q-SMA由染色体5q13.2的SMN1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缺失或突变引起,造成SMN1蛋白缺乏[3-7]。SMN1基因最常见的突变是外显子7缺失[8]。大约94%的临床典型SMA患者具有外显子7的纯合性缺失。虽然最常见的SMA类型是由染色体5q上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即,5qSMA)但仍存在一些罕见的非5q原因所致的SMA,这些类型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9-11]。

【流行病学】

SMA的发病率为1/10000-1/6000,婴儿型SMA发病率为1/20000,致病性SMN1突变的携带率为1/90至1/47。SMA是导致婴儿死亡最常见的单基因病因[12]。

【临床表现】

婴儿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对称性肌无力:首先双下肢受累,迅速进展,主动运动减少,近端肌肉受累最重,不能独坐,最终发展手足仅有轻微活动;

肌肉松弛,张力极低:患儿卧位时两下肢呈娃腿体位,髋外展,膝屈曲的特殊体位,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3肌肉萎缩:可累及四肢、颈、躯干及胸部肌肉,由于婴儿皮下脂肪多,故肌萎缩不易发现;

呼吸障碍:肋间及麻痹轻症者,可有明显的代偿性腹式呼吸,重症者除有严重呼吸困难外,吸气时可见胸骨上凹陷,及胸式矛盾呼吸,但膈肌运动和括约肌始终正常;

神经受累:运动脑神经受损时以舌下神经受累最常见,表现舌肌萎缩及震颤

[13]。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诊断标准不一,以下为国内诊断标准,具备以下条件1-4或1、3、4、5均可确诊本病:

对称性进行性近端肢体和躯干肌无力,肌萎缩,不累计面肌及眼外肌,无反射亢进,感觉缺失及智力障碍;

家族史符合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方式;

血清CPK正常;

肌电图提示神经原型受损;

肌活检符合前角细胞病变[13]。

【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心理治疗尤为重要,适度运动除能保护关节的活动度和防止挛缩以外,还可增加残存运动单位的功能;理疗亦能使部分患儿减轻关节挛缩的痛苦;对于晚期患儿应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如伴有呼吸功能不全,需要用人工呼吸器,保证气道通常,改善呼吸功能。

【预后】

预后不良,平均寿命为18个月,多在2岁以内死亡,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炎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一)病例简介

1.基本资料:患儿王**,女,2岁1月,,患儿因“痰鸣12天,发热2天”予2018-7-3010:15收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儿童专科病房。

2现病史:

2.1入院原因:患儿于18日开始出现喉头痰鸣音,19日至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住院7天,予静脉点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4天,效果不佳,改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3天,症状好转,办理出院。7-29日开始出现发热,热峰39.3°C,,无寒战,无抽搐,喉头痰鸣无改善,咳嗽无力,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门诊拟“发热查因”收入院。患儿起病以来精神一般,食纳减少,尿量减少,大便正常。

2.2病程简介:

时间

生命体征

阳性体征

治疗措施

备注

2018-7-30

10:15-20:25

T:36.7-39.0°C

P:142-166次/分

R:42-54次/分

呼吸急促、吸气性凹陷、咳嗽、咳痰、流涕、肌力4级、肌张力减弱

一级护理、必要时低流量给氧、Q2H监测血氧饱和度、Q1H心电监护、必要时吸痰、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沙丁胺醇雾

文档评论(0)

186****88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