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课件8、咬文嚼字.pdf

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课件8、咬文嚼字.pdf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大家欣赏一个叫做“推敲”的小故

事。

8、

朱光潜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

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

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

的写法。

2、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

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

的谨严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

切的关系”的主张。

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

神。

1、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

佳句。

2、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

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

观点。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来讲,

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

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

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

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

“在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

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

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

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

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

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

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

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

等。

资料链接

朱光潜

年轻的朱光潜与夫人

朱光潜故居

朱光潜著作

三此主义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

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

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

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

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

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

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

的密切关系。

第二部分(6—7):说明文字联想意义

的使用,有善用和无用两种。

第三部分(8):在论证“咬文嚼字”道

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

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

美”。

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

随处刻苦推陈时求

留心自励出新精炼

思索吻合

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阅读文章第一部分。

1、说出作者在第一部分中引用的三个

例子,它们有哪些作用?三个例子之间是怎

样的关系?

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

两种句式的区别。初步说明了文字与思想是

有关系的,使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次列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

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

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以王若虚改《史记》为例,论述了咬文

嚼字的真正内涵,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

需要。

三次举例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郭沫若

2、“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

“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

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

断,增强了语气。所以句式发生了改变,情

感也随之而变。

宋玉

3、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

度”,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初中高中试题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试题资料大全,欢迎下载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