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屈原》课文知识点
PAGE2/NUMPAGES2
《屈原》课文知识点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屈原》课文知识点
《屈原》课文知识点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一、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闻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想象大胆奇怪,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色。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二、故事背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时值抗日战斗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其次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不满而气愤”。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曾说:“我把这时代的不满而气愤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剧中,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和邪恶,爱国和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三、理解词义1.咆哮:发出嘹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2.诡谲:狡作,狡。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3.瘦削:形容特别瘦。4.鞠躬:1.当心谨慎的样子:~如也。~尽瘁。2.弯身行礼:~道谢。深深地鞠了个躬。5.收揽:收买拉拢;广为招纳。~人心。6.非难:指摘和责问:遭到~。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的。《屈原》课文知识点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7.睥睨: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8.污秽:肮脏的;不干净的。9.犀利:结实锋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锐利。10.景仰:意思是仰慕;佩服敬重:~先生的为人。11.虐待: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或动物。12.雷霆:1.雷暴;霹雳。2.比方威力或怒气:~万钧。大发~(大怒)。这里指疾雷。13.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哗:喧哗。哗众:使众人兴奋感动。
四、问题归纳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概和令人窒息的气氛。交代了当时的自然环境: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抖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峻损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彻底地毁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
3.此处的舞台说明对屈原的动作、外貌进行了必要的交代。试分析交代这些的作用。为读者理解下文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爱国者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屈原》课文知识点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不满而气愤,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4.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呼告、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屈原对风的深情召唤,流露出对风的急迫期盼,他盼望风能驱走无边无际的黑暗,迎来生气勃勃的世界。
5.如何理解“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一些花草树木”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诗人对风的召唤,也是诗人布满冲突的独白。尽管他清晰地熟悉到黑暗势力强大,但他还是热切地召唤与祈求风的咆哮,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光明的将来做一点儿贡献。
6.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其一是针对性: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大方吗?”“完全是一片假”;“湘君”“湘夫人”这一对湘水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结果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只有晓得播弄人”。其二是象征性:结合前后剧情可以看出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的正是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7.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烁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三个倒装的呼告句《屈原》课文知识点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组成排比句,强调了要赶快行动起来。三个“毁灭”构成反复,表达了必需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他召唤在黑暗中咆哮着、闪烁着的宏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不说把黑暗毁灭,而说“把一切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