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过零丁洋.ppt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过零丁洋.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首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九年级下册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被元军所俘。次年,文天祥过零丁洋(即“伶仃洋”,今广东珠江口外),写了这首诗。作家作品

辛苦遭逢①起一经②,干戈③寥落④四周星⑤。译文:(我)历尽辛苦,遇到朝廷选拔,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抗元战事逐渐消歇,从起兵抗元到被俘恰是四年。课下注释:①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②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③干戈:指战争。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④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⑤四周星:四周年。从德祐元年(1275)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内容:写了个人和朝廷的两件大事:一是诗人因科举而走上仕途;二是在朝廷危难之时,诗人起兵抗元,在频繁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九年级下册第12首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诗歌精讲

山河破碎风飘絮⑥,身世浮沉雨打萍⑦。译文:国家破败,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课下注释:⑥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⑦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修辞:比喻。将大宋国势比作风中飘散的柳絮,将身世坎坷的自己比作雨中漂泊无依、时起时沉的浮萍。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九年级下册第12首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惶恐滩⑧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⑨。译文: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在零丁洋里又感叹自己孤苦无依。课下注释:⑧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兵败,经惶恐滩退往广东。⑨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内容:上句追忆自己兵败江西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慨叹眼前,写出形势的险恶和自身境况的危苦。修辞:双关。诗人借“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自身境况的危苦,表达了对战争局势的惶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九年级下册第12首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⑩。译文:自古以来,人生在世有谁能够躲避一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课下注释:⑩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修辞:反问。抒发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决心和抱负。炼字:“取”“照”两个字,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诗人的英雄气节与生死观,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写法: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九年级下册第12首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表现了诗人坚贞的英雄气节。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诗歌主旨九年级下册第12首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本诗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九年级下册第12首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这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