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钱塘湖春行.ppt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钱塘湖春行.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本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作家作品

孤山①寺北贾亭②西,水面初③平云脚低。诗歌精讲译文:从孤山寺以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课下注释:①孤山: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②贾亭:贾公亭。③初:刚刚。内容:交代了诗人观景的处所和时令,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作用:“孤山寺”“贾亭”两个地名连用,给读者以动感,表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暗扣诗题中的“行”字。第16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

几处早莺争暖树④,谁家新燕啄春泥。译文:几只早早飞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衔来春泥筑巢。课下注释:④暖树:向阳的树。炼字(修辞):◎“争”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人感到春光的难得和宝贵;“啄”字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态,把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早莺争飞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从而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和生机。◎“几处”“谁家”表明此时早莺、新燕数量还不多,符合季节特点。“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第16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译文:纷繁的春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没过马蹄。修辞:对偶。“乱花”“浅草”分别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炼字:◎“乱”字写出花的缤纷色彩,刻画出早春时花东一团、西一簇的景象。◎“浅”字表明草长得很短,刚刚露芽,突出了早春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初见早春景象的喜悦之情。第16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⑤。译文: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玩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课下注释:⑤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写法:“最爱”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第16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

本诗以“行”为线索,通过对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尽兴游春的无比喜悦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诗歌主旨第16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

本诗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答案】诗中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如“早莺”“新燕”;“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啄春泥”,说明燕子始回,开始筑巢;“乱花”“渐欲”说明花儿还未盛开,但盛开可期;“浅草”“才能”说明芳草柔嫩,尚未长高。第16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年级上册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