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登飞来峰.ppt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登飞来峰.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6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三年任满回江西临川老家探亲时,路过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下此诗。作家作品七年级下册

第36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①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歌精讲译文: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耸入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旭日升起。课下注释: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修辞:夸张。“千寻”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塔的高峻,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千寻”正面写峰高、塔高,“鸡鸣”即“见日升”从侧面衬托峰高、塔高。七年级下册

第36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②身在最高层。译文: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自然是因为我置身于飞来峰顶。课下注释:②缘:因为。修辞:比喻、双关。“浮云”既实写眼前之景,又比喻困难阻力(奸佞小人);“最高层”表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上的最高层。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以期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写法:直抒胸臆。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七年级下册

第36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炼字:“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诗句链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七年级下册

本诗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感受,揭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人生哲理,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险、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及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诗歌主旨第36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七年级下册

1.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本诗所写的那种感觉。反复诵读这首诗,体会结尾两句的含意。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第36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七年级下册

【答案】诗的结尾两句表面看是即景说理:“我”登上峰塔的最高一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挡不住“我”的视野的。其实是运用典故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可以说这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第36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七年级下册

2.请解释“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答案】诗句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自然是因为我置身于飞来峰顶。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第36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七年级下册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