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域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ocx

协同育人视域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协同育人视域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一、引言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随着会议精神的落实,全国各高校开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但相关研究主要讨论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等。[2]相关研究侧重宏观的理论研究和微观的操作研究,缺少中观层面的主体协同研究,而这正是课程思政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之处。目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体系、保障体系等存在衔接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赖于通过认识上的澄清明确、逻辑上的系统整合、作用方式上的双向渗透、整体设计上的三维共进加以解决。

资源与环境是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的八大专业学位类别之一,至今全国已有几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治理需求释放及环保产业“井喷式”发展,我国对资源与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且德才兼备的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成为各相关专业院校的重要使命。传统的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更多专注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关注度不足,因此,在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近年来,大多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注焦点在本科生,而针对硕士研究生群体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相对不足,甚至出现了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空白”、简单套用本科生课程思政模式等现象,既无法实现分类设计、系统推进,又不利于本硕课程思政的一体贯通。[4]因此,开展协同育人视域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提升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精神,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加深对岗位的认同感,激发其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本文阐述了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山东航空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也可为其他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大力开展,全国各高校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大多聚焦于本科生,而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相对投入也不足。[5]课程教学是本科生培养的主要环节,是其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课程教学在时间上也基本覆盖了本科生四年学业生涯,课程思政几乎伴随本科生学业全过程,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先天优势,更容易开展并取得成果。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过程与本科生差异较大,课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学业阶段时间占比相对较低,且一般仅在低年级开设,因此,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时间受限。此外,硕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各个高校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其承担的科研任务重和面临的科研压力大,也更易产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比思想政治教育更为重要的观念。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科研轻思政,时间和精力投入少,导致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难以落到实处,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学校管理层、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等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也需要行政教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只有开展多方协同育人,才能形成思政教育的强大合力。但目前高校各部门主体间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建设标准不完备,学校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不顺畅。由于长期以来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忽视,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管理机构或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工作人员,各组织机构联动不足。这导致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缺乏统一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合力。二是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未协同发力。由于大部分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来自不同的学院,在课程思政上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并且存在专业教育背景和课程思政定位的差异,容易出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各自为政的现象。这会导致思政教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