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1 岳阳楼记教案.docx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1 岳阳楼记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文体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立意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并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翻译全文,把握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江南三大名楼”图片及其本文作者、写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理解并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翻译全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名句及其图片。(1)

教师:这句是唐朝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滕王阁的千古名句。

同学们再看一下我展示的这幅图片。(2)

这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它是我国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哪位同学知道“江南三大名楼”还有哪两个?

学生1:湖北武汉的黄鹤楼。

教师:展示黄鹤楼的图片,并且让学生一起朗读崔灏的《黄鹤楼》。(3)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学生2: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教师: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并且让学生一起朗读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

教师:同学们,上面我们知道了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今天我们就先到岳阳楼去看看吧。(5)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的过程中领悟人生价值。

板书课题:11岳阳楼记(6)

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一)文本知识

作者简介

老师:同学们,通过历史学习,你们应该知道北宋的一位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力举改革、刚正不阿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谁呢?

预设:范仲淹。(8)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力举改革,刚正不阿,并且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有政论性,文辞优美,气度豁达。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教师:我们在历史典籍有这样评价范仲淹的,下面请同学们看看。(9)

自幼孤贫勤学苦读庆历新政政治革新军中一范西贼破胆

几起几落百折不挠先忧后乐心系天下

文体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本文的作者范仲淹,下面,我们对本文的文体做个了解吧。

预设:本文是一篇典范的夹叙夹议的散文,我们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对此类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师:“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10)

教师: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学过或者见过的哪些文章与这种文体相似。

预设:(10)

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

写景:《小石潭记》言志:《岳阳楼记》

3.课文背景

教师:了解本文的背景资料,对我们学习本文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课背景吧。

预设:(11)

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因遭诬陷而被贬谪到岳州做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行将落成时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抒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预习检查

教师示范,要求学生读准下列红色的字词读音。(12)

教师提示:注意“曜”“樯”的读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参照注释,先听读课件示范朗读,然后自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14、15)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