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9 论教养教案.docx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9 论教养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论教养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2.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正反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了解良好的教养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教养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提示:给同学们展示两幅有关教养的图片。(1)

教师引导:同学们,第一幅图片反映这个人的教养低,第二幅图片反映这个小朋友的有教养的举止。

可见,教养跟年龄无关,成功人士也有没教养的行为,天真可爱的孩子也知道礼义廉耻。

那么,什么才是“有教养”呢?我们来听听苏联学者利哈乔夫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2)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论教养》,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

9*论教养(3)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了解这课的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教师指正:(5)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192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长期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研究。著作有《善与美书简》《思考俄罗斯》《俄罗斯文化》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这课背景的课件,讲解这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

预设:(6)

《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谷羽译。有删改。这篇文章收录在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书中有三十封信,论述心灵美、行为美、自然美与艺术美,文笔亲切、平易、生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阐述哲理,耐人寻味,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问题。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7)

提示:“恪守”中的“恪”不能读为“gè”;“箴言”中的“箴”不可以读为“xiān”。

(2)解一解词语。(8、9)

提示:“彬彬有礼”侧重形容人的态度,对人有礼貌。例如:常听人说起北平商店的伙计接待客人如何的彬彬有礼,一团和气,并且举出许多实例证明其言之不虚。(梁实秋《商店礼貌》)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读课文第1段,说说文章开头段有什么作用。(11)

学生回答: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指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

2.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12)

(阅读后思考分析。)

预设:假如一个人在家里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所作所为都缺乏教养的话,很难相信他能在其他地方做出有教养的举动。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1.读课文第5-10段,说说没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

教师:要求同学们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然后分析回答。

学生1抢答: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13)

学生2抢答: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13)

学生3抢答: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14)

学生4抢答: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14)

2.读课文第11、12段,说说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并列举出来。(15)

(学生阅读这两段文字,然后思考回答)

预设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预设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预设3: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

预设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

预设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学生自主讨论:作者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6)

预设:运用对比论证,在生活中“无教养”的例子司空见惯,很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是自己身上。作者直接将“无教养”的例子列举出来,可以给读者一个对照,明白这些现象就是“无教养”的表现,让读者对“教养”有更明确的认识。然后再谈“有教养”就显得顺理成章,不管是从认知规律还是情理上也容易让读者接受。

要求学生说一说:谈论“教养”,为什么要谈“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17)

学生1回答:“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读的修养。“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教养”是“风度”的内在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学生2回答: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这其实就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