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相关感染案例解析.docxVIP

临床实验室相关感染案例解析.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实验室相关感染案例解析

一、临床实验室感染的案例分析

(一)实验室布鲁氏菌感染案例1

2018年因意外接触布鲁氏菌:实验室对关节积液标本进行处理,第三天培养出白色菌落,鉴定为布鲁氏菌。当时处理标本是开放性操作台,有21人定为潜在暴露风险。实验室检测流程:关节积液培养、显微镜观察涂片、革兰氏染色、载玻片制备、标本接种在培养皿上,均在BSL-2实验室进行。

意外暴露高风险操作,评估结果:13个高风险、3个低风险、高风险人员接受暴露后预防用药,后期没有造成大的感染。

(二)实验室布鲁氏菌感染案例2

2012年5月大雨破坏了BSL-3级实验室,实验室对培养基进行人工操作,BSL-3的通风系统被帆布覆盖,以保护设备免受雨水的侵害,事故发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意识到单向通风系统不起作用,立即确定了感染风险,开启了流行病学调查。有11人在BSL-3级实验室内穿着工作服外套、佩戴一次性手套、N95口罩。以前没有感染过布鲁氏菌,最终调查结果2人确定感染布鲁氏菌。感染可能与导致单向通风系统故障有关,传播很可能由气溶胶产生事件引起。上海也因此出台了《生物安全柜》的相关标准。

(三)实验室登革热感染案例3

201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究实验室,一名工作人员在进行培养、纯化、浓缩登革热的方案后,出现发病症状。个人防护:佩戴了丁腈手套,眼睛保护装置,实验室应该穿闭趾鞋。风险来源:左手无名指受伤伤口,摘手套时受到了污染,实验室外套接触过皮肤或口腔粘膜表面,手套污染未及时更换手套,脱手套后未及时手卫生,通过接触传播导致了感染。

(四)实验室伤寒沙门菌感染案例4

2016年伤寒沙门菌感染,一名在南非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实习住院医师因发热,恶心呕吐就诊,实验室培养出伤寒沙门菌。病人已住院治疗,3天后该患者出院,临床血清分型在实验室分离出伤寒沙门菌。该工作人员未带手套进行实验标本的操作,该患者有一年的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经验,并且没有接种过伤寒沙门菌疫苗。另外一名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血液培养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处理培养物时接触了伤寒沙门菌,两人感染均由生物安全不到位引起的。

(五)实验室牛痘病毒感染案例5

2014年印度实验室,一名28岁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冷冻干燥牛痘病毒分离物时,在冷冻干燥时手部受伤,简单地进行了消毒处理,损伤后第3天,损伤部位出现红斑,第五天出现水泡,后确诊为牛痘病毒感染。

(六)实验室脑膜炎球菌感染案例6

2007年脑膜炎球菌感染在瑞典大学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年轻的女助理医生因发热双膝痛疼以及胸部呼吸依赖性疼痛入院,入院前6天、5天、4天在临床微生物室收集了48株侵袭性脑膜炎奈瑟氏分离株,该医生入院第8天右膝关节液脑膜炎球菌DNA的PCR检测为脑膜炎球菌阳性。

调查:细菌分离工作是在一个开放的工作台上进行的,包括从储存的-70度材料中传代培养,通过巴斯德玻璃移液管收集细菌,在冷冻表面打点。感染途径尚不清楚,可能通过上呼吸道或经手传播。后来所有分离在安全柜中进行,改变常规冷冻分离物培养,避免使用巴斯德玻璃移液管,使用柔软的棉签固定在冷冻材料的表面,避免了感染再发生。

(七)实验室MRSA定植感染案例7

美国一家三级甲等医院(2006),在医院感染暴发期间开展职工和患者MRSA筛查,发现两名实验室人员有MRSA定值,该菌株与2个月前从一名患者身上反复培养的MRSA菌株相似;

调查:①排除家庭和其他可能的MRSA高风险接触。在检测到MRSA阳性技术人员之前,以及实验室的每周常规培养中也没有检测到MRSA。②MRSA菌株中缺乏PVL,在医院感染中较常见,而少为社区获得性,且与以前遇到的当地医院暴发菌珠一致。③调查办公室环境,检测出MRSA污染,办公室与实验室是分开的,但第一个携带MRSA技术人员约30%时间在办公室办公。

结论:实验室获得性污染,本质上被视为“受污染的环境”。

(八)实验室SARs感染案例8

新加坡本地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室(2003),一名27岁研究所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3级(BSL-3)实验室中对西尼罗病毒非减毒株进行研究,该实验室还对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登革热病毒和昆津病毒进行了研究。

病人于2003年8月26日发病,伴有发热,头痛和多关节痛。他报告无SARs接触史,无临床显著的旅行史,痰样本和血液样本的血清学检测均为SARs冠状病毒阳性。

调查:①标本出现污染:发病前三天接触过的西尼罗河病毒样本中存在SARs冠状病毒。②报告未接受过BSL-3实验室培训,以及接触的是西尼罗河病毒Sarafend减毒株是在2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的,SARs-COV需要在BSL-3实验室;③在BSL-3实验室,在进入BSL-3实验室时,曾经有一次仅穿戴工作服。在进行西尼罗河病毒检测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为隔离衣和双层手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