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为不教”视域下提升小学低年级常态课运动密度的策略 论文.docx

“教为不教”视域下提升小学低年级常态课运动密度的策略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为不教”视域下提升小学低年级常态课运动密度的策略

【摘要】“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创立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许多教育者利用这个理念进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在课堂之外“教”教学条件、在课堂之内“教”学习形式的“不教”策略,营造出学生熟悉的学练环境,让学生在不“教”的“环境”中学习多样的练习内容促进课堂运动密度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做到“不教”是为了更好的“教”。

【关键词】:常态课;教为不教;运动密度

教为不教是叶圣陶先生创立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这一教育理念致力于促进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精神,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1]。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式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精讲让学真正做到少讲多练。如何利用“教为不教”的理念,“教”出学生熟悉的学练环境,让低年级的学生在不用“教”的相对固定的“环境”中体验多样的练习内容,从而提升课堂的运动密度和教学质量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

一、“教”的背景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汪晓赞表示:“事实上在一节体育课中有两个密度,一个练习密度,一个是运动密度。”运动密度是一节体育课中的每一个教学活动,从第一个学生开始动到最后一个人停止这些时间的总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每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要达到75%以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示范的时间要少于25%,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特别是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很难达到75%,原因是教师受低年级学生所处生理和心理阶段的影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纪律维持、队形变换,组织调动上,很难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运动密度不足带来的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笔者通过对当前小学低年级常态课教学现状的深度观察,结合“教为不教”的教育理念,对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常态课的运动密度,提出了在课堂之外“教”教学条件和在课堂之内“教”学习形式的“不教”策略,从而减少教师在常态课中组织调动花费的时间,将时间让“学”给学生增加运动时间,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运动密度和教学质量。

二、“不教”的策略

(一)在课堂之外“教”教学条件,保障运动密度提升

1.“教”奖惩办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无意识注意为主,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行为随意规矩意识不强。在学习中常出现分神、讲话、打闹、告状等现象。教师面对这些现象,即使能理解和包容,但是若不积极思考转化的方法势必会影响运动密度目标的达成。“教”奖惩办法就是给课堂教学立规矩,通过立规矩的办法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规矩是教师奖励和惩戒学生的标准,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立规矩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精”,精有两层意思:一是精简,越少越好,规矩少且持续地执行才容易立的住;二是精进,就是立规矩要一个一个的立,每个规矩要在反复执行中让学生形成遵守的习惯后再立下一个[2];其次是“平”,也有两层意思:一是平静,教师要平铺直叙地讲述规矩的奖惩办法,规矩的效力不必通过语气渲染,而是在执行中体现;二是平和,教师要心平气和的执行规矩,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奖惩是自己行为带来的结果,规矩针对的是事件本身而非某个人。比如:为教学中的讲话、打闹现象立规矩。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若在上课时出现讲话打闹的现象,老师会先警告一次,若再出现,为了影响大家学习的时间,老师不会接受个人对错的辩解,请直接到“思过区”内反思,认识到错误后再归队上课,若认为自己没错,课后再向老师说明。

2.“教”室外集队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从教室内到教室外集队时,一般会出现讲话拥挤、推拉打闹、争抢站点的现象,这是因为集队时学生没有明确行动的方向,也就是在教室外面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造成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室外“教”站位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教”站点就是把事先固定在室外集合区的点位分配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室外有固定的位置。为此,教师要先在教室外面的地面上确定学生集队时所站的标志点。标志点之间的距离要适中,既要促使彼此之间形成参照,又要防止相互之间形成干扰。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利用地砖的间隙形成的“+”点位,也可以利用彩色胶带或书面签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形成标志点。然后再将学生队伍带到布满标志点的集合区域,让学生从前往后找到自己所站的点位,接着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并记住自己的站位,特别要多让学生练习从教内座位到室外站位的路线和参照物,从而确保学生在后续的集合时能准确的找到自己室外的站位。这样每位学生在室外集合区都如室内一样有自己固定的“座位”。

3.“教”学练区域与路线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空间感知的能力薄弱,对固定环境的依赖不较强。我们经常发现低年级学生在A场地可以顺利完成的集散活动在B场地就无法完成了。即使在同一片场地教师若突然将集队旋转90°或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