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苏轼在眉山写的诗大全
一切美妙的东西都可以用诗来形容:诗一般的风景,诗一般的
国度,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年华,诗一般的时代……我在此整理
了苏轼在眉山写的诗,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苏轼在眉山写的诗1
1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苏轼?〔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
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奇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被贬黄州的一个
生活片段,也表达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情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
看法。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宋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
见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愿栖,孤独沙洲冷。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如今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
第1页
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
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或元丰六年(1083年)初作于黄州,定慧
院在今日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
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
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
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孤独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
首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
的心境。
3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宋代〕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
雨暗千家。(看一作:望)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
酒趁年华。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
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
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
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远眺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感情、神态的冗杂改变,
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看法。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季节的郊外景色。
苏轼在眉山写的诗2
第2页
1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
上。(秋凉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
望。
苏轼这首词也寄寓了肯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
营造一个完善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
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
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肤浅的人生思索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
觉到说理、谈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肤浅的情感所打动,然后
体验出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
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
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苏轼?〔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两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
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此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画以鲜亮
第3页
的形象,使人有详细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