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托业监管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1

2023年信托业监管报告

摘要

2023年信托业进入“后调整期”的第二年。当年监管工作的重点是落实出台信托业务分类与信托公司分级监管方面的转型新规,同时加快风险处置以维护行业稳定。随着经济持续稳中向好,金融服务需求提升,2023年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与经营绩效有所回升。当年内外经济复杂形势叠加金融市场表现偏弱,信托业风险仍值得高度关注和有效处置。部分先行性指标显示2024年信托行业绩效仍面临较大压力。继续提升高质量发展,加大风险处置力度并提高效率仍是信托业经营与监管的重点。

后调整期的信托业“转型新规”

信托业发展整体正在经历规范发展的后调整阶段。信托业从2022年开始进入“后调整期”。这一阶段的定义主要是相对于依照2018年资管新规整改期限定义的“转型调整期”而言的。上一年度的报告对此做了详细解释,并预计新阶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过去两年间的事实表明,实质上的信托业转型调整并没有因为过去所谓的期限到期而结束。2023年较为严峻的内外经济和金融形势,不仅造成过去部分业务的整改偏慢,也不断增添风险化解及处置方面的新挑战。根据2023年信托业收到的监管罚单情况,房地产、政信业务违规以及风险数据不实等问题依然突出;当然,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上一年度现场检查发现的。

后调整阶段的信托业监管进一步调整优化。总体而言,过去侧重于资管新规针对性问题的治理且具有紧缩性质的“严监管”基调已经逐渐淡化。2023年以来,新阶段监管基调进一步优化调整,更加明显地侧重于推动风险处置、拓展新发展机会以及呵护行业市场地位的稳健监管逻辑。从近些年来监管部门年度会议精神的连续变化轨迹来看,信托业监管的工作重心也已经逐渐从“防风险”向“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的轨道切换。

2023年信托业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着力孕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2023年信托业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是推进信托业务转型与信托公司风险处置。这两个目标在2月份召开的2023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上就得到了清晰体现。在此之前,1月份召开的银保监会2023年工作会议早已声明将“积极推动信托等非银机构聚焦主业转型发展”。风险处置有助于减轻行业转型发展的历史包袱。此项工作的进展不仅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也已经成为当年的社会关注焦点。例如,新华信托的正式破产不仅成为近二十余年来的首家破产案例,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信托牌照数量不减的“金身”。6月30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信托业年会将主题定为“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并提出要跨越两道坎。一道坎是下决心转型,不再依赖影子银行和通道业务;另一道坎是下决心获得市场信任。这里的第二道坎兼有追求高质量转型发展与通过处置及控制风险以捍卫市场信誉的双重含义。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信托业内引起深刻反响。这次会议一方面鼓励了信托公司尝试将信托业务向以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为关键词的特色主题金融服务领域拓展,为做好“五篇大文章”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此次会议对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视及论述也将激励信托业正视自身问题与风险。在当前阶段信托业的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中,风险处置已经成为关键一环。

本文将分别在2023年3和11月印发的“信托分类通知”和“监管评级办法”称为“转型新规”。在后调整时期,这两份通知文件构成的监管规则组合具有前所未有且格外鲜明的转型导向意义。当年中期召开的信托业年会提出“按照已确立的‘三分类’业务方向转型”,就清晰地表达了印发两份新规的意图。这次会议还通过阐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行动进一步提出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即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完善公司治理,切实防控好风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真正践行ESG理念。与2016年的监管评级办法相比,新版本的办法相当于提供了与当前阶段业务转型相适配的监管考核及奖惩机制或“指挥棒”。

信托业经营状况

后调整期的经营成效与压力

2023年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持续上升。在后调整期的第二年,信托业经营压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迹象。行业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经过从2018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连续收缩之后,截至2023年第三季末已经实现连续6个季度的回升(图6-1)。期末时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约为22.6万亿元,已经恢复至2019年之前的水平。在最后的连续四个季度里,集合资金类信托规模的加速增长为同期的总量改善提供了主要动力源。在此期间,该类业务的规模占比提升了3个百分点,期末占比达到55.1%。这些数据见证了新冠疫情过后主流信托业务令人侧目的内在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尤其在2023年国内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表现特别低迷的背景下,集合资金类信托产品与债券市场一起成为“优质资产荒”中的主要受益者。这种压力情形中的异军突起表现有助于提振信托行业转型发展的信心。

经营规模以及部分绩效指标的改善还不足以说明信托业已

文档评论(0)

Tony5301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版权、知识产权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