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学与政治
一、文学性质与政治性质根本不同
今天我们要讲的题目,是许多人讲过也是最难讲清的题目,但是
非讲不可。
谈起这个题目,中国的老师、作家总是想起鲁迅著名的文章(讲
演)《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选入《集外集》,写于一九二七年),总是
记起他的著名的话:“孙传芳所以赶走,是革命家用炮轰掉的,决不
是革命文艺家做了几句‘孙传芳呀,我们要赶掉你呀’的文章赶掉
的。”也就是说,政治(炮)才真的有实用价值,文学却是“无用”的,
当不了炮弹与刀枪。
关于这个题目,我们在第二、第三讲中也初步涉略,讲到文学与
政治总是发生冲突,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总是走“歧路”(不同的路)。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两者的根本性质本来就不同。政治,包括时髦的
民主政治,也不能改变政治的基本性质,这就是权力的角逐与利益的
平衡。文学则是超功利的事业。它的天性本就远离权力的角逐,也远
离现实利益的各种交易。如果用康德的公式来说明,文学属于“无目
的的合目的性”。所谓“无目的”,是指无确定的目的,尤其是无确
定的权力与财富的功利目的。所谓“合目的性”,是指超越确定目的
的最广泛的合乎人类生存延续的带有目的性质的宏观指向。政治家强
调确定的目的,调动一切手段为此目的服务,而文学家则不愿意俯就
这种确定目的。它不能只关注一党一派,而必须关注全人间、全人类;
它不能只关注现存的秩序,而必须关注人类的前途与未来;它不能只
关注法律责任,还必须关注良知责任;它不能只维护“现有的生活”,
还必须呼唤“应有的生活”。文学所有这一切目的,都不是暂时的、
狭隘的、实用的小目的,而是长远的、广阔的、普遍的“人类延续”
的大目的。所以大目的与小目的总是要发生冲突,而且是永恒的冲突。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玛佐夫兄弟》中所写的“宗教大法官寓言”,
正是揭示这种冲突。我们可以把寓言中大法官视为政治化身,视为小
目的的实施者,又可以把基督视为文学的象征、大目的的守持者。他
们相遇时的故事意义深远,值得我们领会一遍又一遍,值得我们思考
一辈子。现在我把《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关于大法官寓言的解读
摘录一小段给同学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以揭示人类社会和人类
心灵的悖论而著称,巴赫金所说的“复调小说”也正是这个意思。他
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借二哥伊凡之口给读者讲了一个宗教大法官的
寓言,其含义之深刻尤胜过许多思想著作。寓言说的是在十六世纪西
班牙的塞维尔,一位年近九十的红衣主教为了要在人间建成天国,疯
狂地迫害异端,以“无比壮观的烈焰,烧死凶恶的邪教徒”。正当他
扫清障碍,为了上帝的荣耀,架起火堆,烧死上百个异端的时候,耶
稣降临了。耶稣来到宗教裁判所烧死异教徒的广场,人们纷纷把他围
住,他向人群伸出了双手,为他们祝福。还在塞维尔大教堂前的台阶
上,帮瞎子治好了眼睛,扶瘸子起来走路,让入殓的小女孩复活。这
位红衣主教大法官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笼罩了一层阴影,眼睛射
出了凶光。他带了神圣的卫队走过来,把耶稣抓起来,关在牢房里。
老百姓吓得给耶稣磕头,他也默默地给老百姓祝福。到了半夜,宗教
大法官亲自提着灯,独自一人走进了监狱,大门在他身后关上。大法
官在门口停下脚步,久久地,仔细打量犯人的脸,然后走到跟前把灯
放在桌上,对他说:“真是你吗?是你吗?”他没有听到回答,便赶紧
补充了一句:“别回答,保持沉默。你又能说什么呢?我知道你会说
什么,你也没有权利给自己说过的话再增添什么新内容。你为什么妨
碍我们?你是来妨碍我们的,这你自己也清楚。但是你知道明天会怎
么样吗?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我也不想知道你真的是他或者仅仅像
他,但我明天就要审判你,并且把你作为最凶恶的异教徒活活烧死。
明天只要我一招呼,今天吻你脚的那些人就会跑过来往你的火堆上添
加柴火,这你知道吗?是的,你也许知道。”他在沉思中补充了一句,
专注的目光始终也没有离开囚犯。
„„
宗教大法官没有那么自信,再一次央求他手下的囚犯(耶稣)不要
来妨碍他们的事业,他对耶酥说,你没有必要来,至少暂时没有必要
来。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笔下留情,没有让宗教大法官处死他的囚犯,
而是让囚犯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吻了一下,就出门走了。毫无疑问,
这个寓言讲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良心的悖论,人类的生活就是处在这
样的悖论之中。宗教大法官象征的是人类的理性及其实践,就像柏拉
图“理想国”里洞明世事追求至善的“哲人王”一样,不同的是宗教
大法官的形象具有更多历史实践的痕迹„„耶稣作为囚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