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单元综合检测
1.下表是两汉时期有关教育的文献记载表,由此可以得出两汉时期的共同结论是()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教育体系逐步完善D.私家授学发展兴盛单元综合检测D
单元综合检测【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私学的兴盛。从“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门生、故吏”“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等信息可以看出此时流行私家授学,故选D项;材料只涉及私家授学,不能说明儒学是否确立正统地位,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看出专制皇权的加强,排除B项;《汉书·儒林传》等材料均是记述个人的事迹,不能说明国家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排除C项。
2.[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高二开学考]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单元综合检测C
单元综合检测【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材料中唐朝接纳日本留学生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体现了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故选C项;遣唐留学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科举制度的开放性,但对于应试者仍有身份限制,如触犯法律者、工商子弟等,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日本国内仿效科举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日本遣唐使对唐朝先进文化的学习,没有体现中国融合世界各国文化,排除D项。
3.[北京四中2020高二期末]明代东林书院刻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认为:“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这反映了明代()A.知识分子深受政治压迫B.八股取士日益束缚思想C.士大夫的济世安民情怀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价值观单元综合检测【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书院教育。由材料“事事关心”“君子无取焉”可知,明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较强,体现了士大夫济世安民的情怀,故选C项。C
4.下表为1871—1889年留学人员任职一览表,这反映出()A.近代教育解决了人才匮乏问题B.政府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C.留学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D.清政府建立了近代化选官制度单元综合检测C
单元综合检测【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特点。通过表格内容可知,1871—1889年留学人员中从事外交、海军、铁路、电报、冶矿、经商的比较多,再结合所学的19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等内容可知,该时期的留学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故选C项;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来实现民族独立,但仅仅通过洋务运动中近代教育的相关措施,还不能解决人才的匮乏问题,排除A项;表格仅是反映回国的留学人员的任职情况,不能推论为近代教育体制发生巨大变化,排除B项;题干仅反映了回国的留学人员的任职情况,没有涉及近代选官制度,排除D项。
5.[山东济宁2021高二月考]清末废除科举制后,接受新式教育的在校学生由1902年的6912人增加到1909年的1639641人。新式知识分子在质疑传统旧思想的同时,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其中部分成员成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支持者。这反映出()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B.社会力量出现分化C.近代教育开始兴起D.清廷重视新式教育单元综合检测B
单元综合检测【解析】本题考查晚清近代教育发展对时局的影响。通过题干可知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1902年到1909年,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他们一方面“质疑传统旧思想”,另一方面还“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其中部分成员成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支持者”,即成为社会新的活跃力量,这反映出在20世纪初,社会力量出现了分化现象,故选B项;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在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教育开始兴起,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清廷对新式教育的重视,只体现了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人数增加,排除D项。
6.1903年底,京师大学堂选送39名学业优秀者赴日本、欧美留学,其中来自师范馆(师范系)的学生就占31名。这反映出,当时()A.政府较为重视教育的发展B.日本、欧美师范教育最发达C.近代教育体制完成了转型D.旧式私塾退出历史舞台单元综合检测【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政府重视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可知,京师大学堂选送教育领域的留学生占据绝大多数,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故选A项;京师大学堂选送赴日本、欧美的留学生以师范馆的学生为主,是根据自身的需要,不能说明日本、欧美师范教育最发达,排除B项;C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旧式私塾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排除D项。A
7.[黑龙江大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总结梳理.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2).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