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四单元单元整合历史
知识导图
主题整合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早市、夜市出现。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多分布在江南地区。
对应训练1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A.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B.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C.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D.传统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答案A解析材料中“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说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发生变化,故选A项。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无法说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C项错误。材料只说明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无法说明传统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D项错误。
二、古希腊、古罗马的民居风格1.古希腊、古罗马民居风格的差异(1)古希腊民居中的中庭具有内敛的特点,古罗马民居中的中庭具有开放、宏伟的特色。(2)古罗马住宅中自由、因地制宜和融合其他民族的特点让人感到更多的活力气息,还有稍稍的不成熟感。古希腊住宅中则体现出更理智、更规整、更宁静、更质朴的特点。(3)古希腊住宅中的等级身份、等级制度体现的较少,而古罗马住宅呈现出较多的身份等级。(4)古希腊基本没有出现多层住宅,而古罗马后期出现了较多的多层公寓式住宅。
2.古希腊、古罗马民居差异的原因(1)经济:古希腊的农业文明起源较早,古罗马民居起源于游牧经济。(2)政治: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古罗马帝国长期存在。(3)精神:古希腊人是崇高精神的创造者和思想深刻的理想主义者,而古罗马人由于长期征服,逐渐形成了以粗犷豪放和阳刚血气为美德的尚武精神。
对应训练2《剑桥艺术史》在论及古罗马某建筑时说:“罗马的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他们的创造的宏伟,同时也还想到让市民感觉到他们分享到了这种宏伟,而不是让他们在这庞然大物跟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当人同整个建筑相比时,人是多么地小,但当他只要同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相比时,他就显得大多了。”文中所指的建筑指的是()
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和图示可知,该建筑是指古罗马斗兽场,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排除。
三、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化1.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1)首先是列强入侵带来的脱离自身独立发展的殖民地色彩,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不得不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背景下。(2)其次是商业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工业难以吸收过剩劳动力,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收能力有限。(3)再次是在自然灾害和传统小农经济瓦解的夹击下,农民被迫涌入城市谋生,带来消极的城市化效应。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1949—1957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和对工业建设的大力投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2)1958—1965年:城镇人口大起大落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三次上升下降过程,分别是:1958—1959年,国家经济过热增长,与此同时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1960—1963年,经济衰退,城市人口比重也迅速下降;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前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3)1966—1978年:停滞发展时期。其原因是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为特征的逆城镇化运动,以及严格限制农民转变身份的城市政策。(4)1979—1998年:改革开放下的高速城市化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打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也高速进行。(5)1999年至今:城市化日趋成熟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势头更为迅猛。
对应训练3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逐渐改革户籍制度,到2016年9月,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据此分析户籍制度的改革()A.符合对外引进人才的需要B.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C.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D.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答案C解析我国逐步实现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动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动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动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动方式 第二单元易错集训.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3).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3).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整合.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综合检测.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单元总结梳理.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2).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3).ppt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5).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pdf VIP
- LEHY-Pro电梯维保初级讲师培训20210628.pptx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电商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培训.pptx VIP
- 中国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经原文背诵.pdf VIP
-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B32/T 4788-2024).pdf VIP
- 迈瑞病人数据共享协议开发指南.pdf VIP
- 专题 10习作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docx VIP
- T/CABCI 002-2018_全谷物焙烤食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