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行知智慧点亮幸福童年》 论文.docx

《启迪行知智慧点亮幸福童年》 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启迪行知智慧点亮幸福童年

—浅谈孩子撒谎行为的教育策略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幼儿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品格的养成,是建立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好的行为习惯的初养成虽是一个起点,却让孩子受益终身。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教育价值,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敏于发现活动中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本文以透过孩子“撒谎”行为,捕捉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用行知先生的智慧去启迪教育,点亮幸福童年。

关键词:幼儿;撒谎行为;现象与策略

小班刚入园时,孩子画画总是喜欢把油画棒上面的包装纸撕下来,无论怎么提醒,这种现象都会时有发生。于是我会换种方式对孩子们说:“我们小朋友都有漂亮的衣服,油画棒也一样,每一根油画棒外面的包装纸就是它们的“衣服”,天气冷了,如果把它撕掉了油画棒会着凉、感冒的。”兴许是我说的话激发了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从那以后很少有孩子再去撕油画棒的“外衣”了,甚至还自发地形成了同伴间的相互监督行为。

案列观察:烨烨是班里新来的孩子,小家伙很聪明,且语言表达能力很好。一次美工区游戏活动中,蕾蕾突然大声说:“老师,烨烨撕油画棒的衣服!”我赶紧走过去看到烨烨正不慌不忙的将光秃秃的油画棒放回盒子里去,但看着他镇定自若的神情,我感觉这应该是孩子们之前的“杰作”。于是我对蕾蕾说:“这可能是以前哪个小朋友撕的吧。”没想到蕾蕾睁大眼睛表情肯定的对我说:“老师,就是烨烨撕的!”“你怎么知道?”“我看见他撕的!”我又看向烨烨,听见嘉烨摇着头小声地说:“我没有”就在我不知该相信谁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烨烨紧握的手心里露出撕下来“衣服”的一角。这个发现让我觉得蕾蕾的话可能是真的,但看到烨烨镇定自若的神情,接下来该怎没办?当面对孩子谎言时,作为老师,我想我需要透过孩子撒谎的表象,看到行为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指南》中指出“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于是我转移话题故意对不远处的涵涵说:“昨天涵涵也犯了小错误,后来他知道自己错在哪了,保证以后会改正,老师就原谅了他对吗。”涵涵听了边点头边大声说“是”。听了我们的对话后,烨烨表情放松了很多,过了一会便伸出紧攥的小手,慢慢的摊开,手心里果然躺着一小块刚撕下来的“衣服”,他用很小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是我撕的,”接着他又用稍大点的声音冲我叫喊到“我不敢承认,因为在家里,承认错误妈妈也会打我,我害怕!”说完眼里已经噙满了委屈的泪水。

原来烨烨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听孩子的话,我的心猛然的紧缩了一下,有心疼也有难过。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我赶紧把他搂在怀里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不会的,宝贝,每个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也会犯错。但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错在哪里,以后同样的错误不再犯就是好孩子,你说呢”听了我说的话,他抿着小嘴对我使劲的点点头。

离园时,就烨烨今天的表现和他妈妈进行简单的交流,在沟通中证实孩子所说的话都是真的。妈妈说这孩子人虽小但很精灵,很难管教!有时做了错事还拒不承认,就不得不先骗他只要说出实话就不会追究,要真是他干的,就会打一顿以示惩罚,原来问题的根源在这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能的全部秘密在于如何爱孩子。”对孩子进行教育,要先让孩子感受到“爱”而后才能有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当孩子犯错后家长简单粗暴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在这种环境影响下,长大以后也可能成为性格暴躁,善于用拳头解决问题的人,而彼时再想对孩子改变教育已经悔之晚矣。通过有效沟通,妈妈说以前没注意孩子的感受,以后教育孩子会注意方式方法。因此,在幼儿园教师不单是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还要引导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孩子成长只有在科学的教育观指引下,才能朝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指南》中指出“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做错事要敢于承认,不说谎,同时,允许孩子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切记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孩子们都知道撒谎是不对的,由于父母过于严厉,平时教育中批评多,肯定少所致,很多孩子害怕被批评训斥,最初可能因尝试“撒谎”而成功躲过了“皮肉之苦”,尝到撒谎的甜头之后,孩子做错事就会本能用撒谎来保护自己,慢慢的就形成了习惯性撒谎。究其原因,部分孩子撒谎原因在于在恐惧心理的驱使下所致。因此,不管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应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孩子在童年时期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其一生的发展意义深远。

现象与策略:

透过“现象”看“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