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学记》中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足以说明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存在些许问题,已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学生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性和规范性
一些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规范地使用课堂教学语言,基本上表现为:一是语法错误,如用词不当、搭配错误、句子不完整、意思重复等;二是语音不准,平翘舌不分;三是个别教师使用方言。这样的课堂教学语言对于正在学习语言运用的小学生来说,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
(二)缺乏形象性和趣味性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缺乏形象性,他们的声音平淡无奇,一堂课下来语调语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他们的语言也缺乏趣味性,不能将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缺乏启发性和激励性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讲授性的语言,没有任何启发性的语言,这种做法导致整节课只停留于老师讲述,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讨论和发现,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
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你说的不对,坐下吧!”之类的语言。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用激励性的语言去启发学生思考,这就使得学生愈加胆怯,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了。
(四)缺少精炼性和必要性
课堂上,部分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甚至没有任何意义。如:教师不自觉地使用口头禅,“对吗?”“会了吗?”“是不是”之类的语言;再就是重复学生的回答,浪费课堂时间,毫无意义可言。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水平的策略
(一)强化训练,增强语言正确性和规范性
积极训练,提升自身语言表达水平,以增强语言正确性和规范性。训练途径如下:
一是请教同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学后教师应该与同事交流,请教大家发现的教学语言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二是加强教师自我剖析。通过回放自己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清楚地发现自己的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在后续的课堂上反复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语言水平。
(二)多运用形象、有趣的课堂语言
教师应该巧妙驾驭好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可以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而轻时而重,时而缓时而急,抑扬顿挫;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时穿插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也可以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目瞪口呆”、“怒不可遏”的词语时,教师可以运用表情或体态语言,将两种表情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学生大饱眼福后能形象地记忆词语。再如: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教师可以用身体某个部位来比喻一根茎、一根细丝、一个小圆点,再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它的特征。
(三)运用多样化的启发性和激励性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励性和启发性语言的使用,并能做到多样化。
1.对待基础较差、缺乏自信的学生,应重在使用肯定性语言,激励其参与,帮助其提高。
当学生的回答基本合格或进步时,教师要用语言当众大加赞赏和鼓励,这样会使学生更加自豪,激发出更多的潜能,期待获得更大的成功。例如:教师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时,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朗读。如果遇到阅读上的困难,教师要先表扬他们选择的段落有代表性,给予他们恰当的评价;接着让好孩子范读,全班齐读;再鼓励他们练读,共享阅读的乐趣。经历了一系列的训练、示范,学生不仅体验了成就感,还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2.对待有一定潜质,基础较好的学生,注意批评性语言和赞美性语言相结合,启发其思考,激励其不断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们过度沉溺于舒适区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减弱,从而丧失求知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将批判性语言与赞扬性语言巧妙结合,以唤起孩子们的积极情绪。例如:仿写诗歌《听听,秋的声音》,对于优秀孩子,教师要提高仿写要求,要求仿写两小节或整首诗歌,教师点评时既要有赞美的语言,也要有批评性的语言,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如此才能激发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四)控制语言数量,提高精炼性
1.精心设计提问语言
教师备课时要对所提问题的用语事先做好准备,其关键词语要反复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如果教师拖泥带水地刻意追求“详尽”,常常会出现由于某些词语的干扰或者句子的修饰成分较繁琐而导致学生离开问题核心,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教师的课堂用语只能讲“三分话”。
2.多分配时间供学生读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语文-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国家航空护林处各科室职责(136页).pdf VIP
- 第2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课件2025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docx VIP
- 公共政策的制定 .ppt VIP
-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的故事第4课时 大家都来称一称教案(2025秋新版).docx
- 小布头奇遇记阅读交流教案.doc VIP
- 2022年秋季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考研日语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英语四级4500词汇魔鬼背诵.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