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业下游技术--色谱分离.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一般流程细胞破碎方法机械法珠磨法(Beadmill)高压匀浆破碎法(High-pressurehomogenization)超声波破碎法(Ultrasonication)X-press法非机械法酶溶法(Enzymaticlysis)化学渗透法(Chemicalpermeation)渗透压法(Osmoticpressure)冻融法(freezingandthawing)干燥法(Dryness)沉淀法根据所加入的沉淀剂的不同,沉淀法可以分为:(1)盐析法;(2)等电点沉淀法;(3)有机溶剂沉淀法;(4)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5)聚电解质沉淀法;(6)高价金属离子沉淀法等。上述各种方法中,除第(3)种有机溶剂沉淀法也能适用于抗生素等小分子外,其他各种方法只适用蛋白质等大分子,故以下的讨论均限于蛋白质。溶剂萃取基本概念:溶剂萃取法是生物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分离提取方法。它是利用一种溶质组分(如产物)在两个互不混溶的液相[如水相和有机溶剂相)中竞争性溶解和分配性质上的差异来进行分离操作的。在溶剂萃取过程中,通常将供提取的溶液称为料液,通常是水溶液;从料液中提取出来的物质称为溶质;用来萃取产物的溶剂常称为萃取剂;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与萃取剂形成的溶液称为萃取液;被萃取出溶质后的料液称萃余液。应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激素等发酵产物工业规模的提取上。特点:溶剂萃取法有以下一些优点:比化学沉淀法分离程度高;比离子交换法选择性好、传质快;比蒸馏法能耗低。另外它还有生产能力大、周期短、便于连续操作、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流体(溶剂)在超临界区内,它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目的产物)具有超常的相平衡行为、传递特性和对溶质的特殊溶解能力等特性而达到溶质分离的一项技术。因此,利用这种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可从多种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离的组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膜和膜分离过程的分类与特性

膜分离的基本定义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如压力差)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浓缩的方法。膜分离是一种使用半透膜的分离方法。如果通过半透膜的只是溶剂,则溶液获得了浓缩,此过程称为膜浓缩。如果过程中,通过半透膜的不仅是溶剂,而且有选择地让一些溶质组分通过,因而溶液中不同溶质得到分离,此过程称为膜分离。膜和膜分离过程的分类与特性

膜分离过程的分类色谱分离

(ChromatographicResolution,CR)色谱分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色谱分离的分类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柱色谱分离法亲和色谱色谱分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色谱分离的基本概念:色谱分离是一种物理的分离过程,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当多组分混合物随流动相流动时,由于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经过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而以不同的速率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色谱分离法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它的机理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包括两个相。一相是固定相,通常为表面积很大的或多孔性固体;另一相是流动相,是液体或气体。当流动相流过固定相时,由于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不同,经过多次差别分配而达到分离,或者说,易分配于固定相的物质移动速度慢,易分配于流动相中的物质移动速度快,因而得到逐步分离。色谱法的发展过程1903年Tswett发表了吸附色谱分离植物色素的论文,三年后他在另外两篇论文中正式提出色谱法。1931年色谱法提出后,并未立即受到重视。经过大约20年,由于Lederer的工作,人们才重视色谱技术。1938年Izmailov和Shraiber第一次使用薄层色谱法。1938年Taylor和Uray用离子交换分离锂和钾的同位素。40年代,合成离子交换树脂商品出现后,离子交换色谱才得到广泛应用。1944年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衣阿华州立大学分离和鉴定了稀土元素。在1944年到50年代中,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完成了超铀元素的分离。色谱法的发展过程1941年Martin和Synge发展了分配色谱。1944年Martin等发展了纸色谱。1952年Martin和James发展了气-液分配色谱。1956年VanDeemter等发表关于色谱效率的速率理论,并应用到气相色谱中。1957年制作离子交换色

文档评论(0)

clevercat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