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编号
SJ-CL-16-2007
代替
密级
商密3级▲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对开门设计规范
RegulationofBisectDoor
2007-01-01制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为指导对开式背门布置与结构设计而建立的,目的是通过该规范来指导同类结构产品设计工作,减少重复工作、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并提高设计质量与合理性。在今后的设计开发中还将不断修正与完善。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版本号
制定/修订者
制定/修订日期
批准
日期
SJ-LH-XXX—200X
XXX
200X-XX-XX
XXX
2006-XX
对开门设计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对开门结构的乘用车或商用车车门结构设计。
2引用标准及规范
GB20182-2006《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
GB15084-2006《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开度270度的双轴铰链设计规范》
3术语
3.1对开门
对开式车门属旋转门的一种,它是两个车门本体绕各自的铰链旋转中心(车身高度方向)相对旋转,实现车门开闭功能的一种组合式旋转门结构。如图1所示。
a)关闭状态b)开启状态
图1对开式车门示意图
密封面设计铰链布置开闭系统布置
密封面设计
铰链布置
开闭系统布置
玻璃布置
背门结构设计
内饰、电器外部输入布置
A面输入
5设计要点
5.1密封面设计
1)门框密封设计
通常采用较为简单的单泡单密封结构,推荐尺寸如图2所示。另外,对于此类密封结构需要重点考虑流水槽结构的设计与之配合进行。
图2门框密封结构示意图
2)中密封设计
重点考虑上端部防漏水问题,一般在中密封条上端部接上一段异形接头,形成T型结构(图3a)所示),异形接头与内板通过3M胶带粘接在一起(图3b)所示),而直段部分卡接在内外板焊接直边上(图4所示),从而保证车门密封性能。
a)装配结构示意图b)A向示意图
图3中密封上端部结构
直段部分通常采用单泡单密封即可,推荐尺寸如图4所示。
图4直段部分B-B断面结构
(a)密封性差(b)密封性好
图5T型部分与门框密封条搭接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T型部分与门框密封条搭接部分,不要出现图5a)中标识出的空隙,以免出现密封不严,导致漏水。所以要将T型部分的厚度由接头部分向边缘逐渐变薄,边缘通常在1~1.5mm为宜,
5.2铰链布置
车门开度作为输入参数,决定铰链结构型式的确定。车门开度通常有90度、180度和270度三种。180度以上开度的对开门设计时需要注意:当背门全开时图6背门与滑门干涉检查示意图
应该避免滑门开启与之干涉问题(示意图如6),通常设计安全距离在50mm以上。以及背门在开启过程中与车身、尾灯等周遍零件的安全距离保证在2.5mm以上。
详细的铰链结构设计参见《开度270度的双轴铰链设计规范》。
另外,铰链在车门内板上的安装还要考虑内板的结构强度,通常都在其安装位置增加一块加强件,以满足车门强度需要,减少变形下掉量。
5.3开闭系统布置
5.3.1开闭系统
通常对开门的开闭系统有以下三种布置形式,对比如下表。
表1门锁布置形式对比表
布置形式
简要说明
四把相同的锁体成上与下左右对称布置。从外部开门时,先通过右门上的外开手柄先将右门上下锁体解锁,再通过左门内开手柄将左门开启。从内部开门时,都通过内开手柄解锁,先右后左。
三把锁体成上中下分布,一边门通过上下锁体进行锁止,另一扇门通过中间锁体与之连接。从外部开门时,先通过一门上的外开手柄将中部锁体解锁,再通过另一扇门内开手柄将该门打开。
两把锁体成上中分布,配以上下限位结构,组成该系统。从外部开门时,通过外开手柄直接将两把锁体解锁,另一边直接打开即可,方便、可靠。
性能对比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但稳定性好。
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稳定性差。
居于二者之间。
5.3.2
图7为门锁布置原理简图,图a)中O1-O1为铰链中心线,图b)中L1-L1为锁
a)原理简图b)局部放大图
图7门锁布置原理简图
体与锁销的啮合线,L2为车门运动轨迹圆弧的切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1112-天窗知识普及.ppt
- 汽车安全玻璃培训-门盖科-20080818.pdf
- QJQ8604-2006水密封性试验(ES00050-00).pdf
- QJQ8605-2006灰尘密封性试验(ES00051-00).pdf
- QJQ13006-2010汽车涉水试验及评价方法.pdf
- QJQ13025-2010乘用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pdf
- 密封系统设计指南.doc
- 密封系统设计指南.pdf
- 整车密封条介绍与设计.ppt
- 隔震胶的设计.doc
- SJ-CL-17-2007-安全气囊系统误用试验规范.doc
- SJ-CL-18-2008-车门玻璃面设计规范.doc
- SJ-CL-19-2008-台车型被动约束系统试验选择规范.doc
- SJ-CL-20-2008-固定侧窗玻璃设计规范.doc
- SJ-CL-21-2008-暖风机总成设计规范.doc
- SJ-CL-22-2009-洗涤器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oc
- SJ-CL-23-2009-行李箱密封条设计规范.doc
- SJ-CL-24-2009-商用车座椅型面舒适性校核规范.doc
- SJ-CL-25-2009-微车背门限位器设计规范.doc
- SJ-CL-26-2009-汽车除霜风管和空调风管设计规范.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