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条件下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docx

浅谈互联网+条件下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浅谈“互联网+”条件下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

?

?

魏红斌柳永红

摘要: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方式。互联网条件下,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媒体相融合,笔者探索网络媒体下的新型教学,使我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当前,进行教学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相关作者引起重视。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方式;教学实践

:G427???????????:A?????????:2095-624X(2019)34-0047-02

引??言

在当前信息化带动教育发展的时代,如何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为教育更好地服务,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学校、教师的努力创新,也需要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教育现代化。

一、当前的机遇

1.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互联网条件下的教学创新

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具。“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影响、改造着各个行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为了让“互联网+”推动教育创新,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各项政策鼓励在线教育、农村教育、继续教育等。许多在线教育企业融合互联网科技,利用线上教学的便捷性,打造教育资源库,开发教师学习App,方便教师线上教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各地教育部门举行新课程大赛,教师、学生技能大赛等,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2.学校具备优质的物质条件

当前是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根据国家与各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已经逐步为全国农村教学网点实行校园无线全覆盖,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学校还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对各种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维护,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公开课、教研课多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刚开始,教师觉得不习惯,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及社会网络化的发展,一些年轻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年轻教师的带动下,老教师也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俗话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际,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为了提高教师的互联网应用水平,教育部门指导教师进行网络教育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在网上寻找大量的信息、音频、动画、文本、图案等或检索相关的图书资料,寻找有价值的资源,并运用于教学。

4.多媒体条件下课堂内容变难为易,学生兴趣浓厚

对于枯燥乏味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其充满趣味性。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先用刷漆的故事引入教学内容,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给长方体涂颜色,让学生分析。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六个面的面积总和,这样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数学知识有了兴趣,也掌握了知识。

对于抽象的概念,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快速直观地明白其中的道理。例如,在教学科学课“火山的形成”时,教师可借助投影媒体、Flash动画演示火山形成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变化等。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火山形成这一地质现象。信息技术将抽象的事物简单化、具体化,代替了教师重复机械的讲解。

对于学生无法亲自感知的东西,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让其身临其境。例如,在教学毛泽东《长征》一课时,学生无法感受长征路上的千难万险,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如教师通过网络视频,让学生目睹金沙江水、大渡河铁索桥、千里积雪的岷山,感受红军战士不怕远征难的精神,体会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从而使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面临的挑战

1.教师对信息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当前,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还停留在教师演示、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节,教师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观看屏幕。

教师制作的课件不适合学生学习,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一些教师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片面地追求课件的丰富多彩,无序、随意使用多媒体,在课件内插入许多漂亮的图片、视频、音乐等,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漂亮的图片、好听的音乐上,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多媒体设备没有为学生的学服务,只是为教师的教服务[1]。卡耐基·梅隆曾说:“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得太少。”教师课堂上的课件,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制作的。受课件的制约,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调动。所有人的思维都限制在多媒体屏幕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合理利用多媒体,不能只图自己方便。

2.学生受家庭教育环境的限制,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