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浅谈中学数学易错点“最短路径”问题的提前干预教学
?
?
?
?
?
??
?
?
?
“最短路径”问题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模型很简单明了,能与几何知识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知识结合,也能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像结合,是中考常考题型,也是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讲过很多遍的类似题目学生还是频繁出错,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经过观察、对学生的询问和分析,我发现学生容易出错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做题中学生不能找出“最短路径”的模型,分析不出题目中哪些是模型中的点、哪些是模型中的线,从而导致解决不了此类问题。如果教学中老师提前熟知这类问题的所有题型,在授课中及时强调和总结,对学生提高正确率有很多帮助。
下面我从几个实际教学案例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几何模型:
条件:如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结交于点,则
的值最小。
模型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轴对称”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知识点,把“求两条线段的和”转化为“求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这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线段的转换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点地方,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
讲完后,老师立即出示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点、线的数量发生变化当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呢?
模型应用:
(一)作图题
①“两线一点”
某市的水果加工厂P恰好在两条铁路OA,OB的夹角内部,如图所示,为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提高水果的销量,经理决定在这两条铁路沿线上各建一个运转站M,N。试确定M,N应建在何处,能使P,M,N之间的总路程最短。
2.“两线两点”
如图,在旷野上,一个人骑马从A点出发,他先使马到草地边a吃草,再到河边b饮水,最后返回点B,他怎样走才能使总路径最短?
这时老师可以提问:在这两道题目中,点、线的数量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呢?
老师讲解过程:第2题中,把P点分别关于直线OA、直线OB各对称一次,得到两个对称点P1、P2,连接P1、P2这两个对称点,对称点连线与直线OA、直线OB的交点M、N就是所求的两个点。第3题中,依据就近原则,做出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点B关于直线b的对称点B’,对称点连线与直线a、直线b的交点即为所求,绕着A、B和两个交点绕一圈就是最短距离。当然,也可以做出点A关于直线b的对称点A’,点B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B’。总结:只要是两个点分别关于两条直线各对称一次即可。
3.“三线两点”
如图所示,三角形铁架中,A,D分别是OM,ON上的点,为了实际设计的需要,需在OM和ON上分别找出点C,B,使AB+BC+CD最短,在图中标出。
引导学生与第3题对比分析,哪条线是多余的不需要考虑?这时点A,D分别是OM,ON线上,还怎么做出对称呢?这时不能再随意对称了,只能做出A关于直线OM的对称点A’,点D关于直线ON的对称点D’。
总结:①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求距离之和最小问题,就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式,把几条线段想办法转化在一条线段上,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运用轴对称性质,能将两条线段转化成一条线段,所以作出已知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②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求,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
(三)平面几何中的最短距离——找出“最短距离”模型。
重点:找出哪两个是模型中的点,哪条线是模型中点直线。
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M在DC上,且DM=1,N是AC上的一动点,DN+MN的最小值为。
(四)函数中的“最短距离”
1.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点A(2,0),B(0,4).
(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
(2)O为坐标原点,设OA、AB的中点分别为C、D,P为OB上一动点,求PC+PD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P点坐标.
第二问中,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准确找出“找出哪两个点是模型中的点,哪条线是模型中点的线”。
总结:不管是在什么题目中,只要是有关线段之和最短的问题,总是化归到“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而转化的方法都是借助于“最短距离”的模型。
如果在新授课中,老师能够提前认识到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不局限于仅仅介绍基础图形,而是把重要问题讲到讲透,引入学生的探讨,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思考,学生在以后的题目中会大幅度提高正确率。
本文系2020年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易错点提前干预教学”的研究》(LHKT20201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生物学角度开展实践活动揭秘二十四节气.docx
-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究.docx
- 地震综合防灾的几点建议范涛.docx
- 基于工作过程的注册页面表单验证设计与分析.docx
- 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ocx
- 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措施研究.docx
- 农村小学一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ocx
- 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探究.docx
- 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晕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预防要点分析.docx
- integrinα1-p38信号通路在IL-6及周期性机械应力作用下髓核.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