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编号
SJ-NW-48-2008
代替
密级
商密3级▲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前壁板隔音隔热垫设计规范
2008-02-15制定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为指导前壁板隔音隔热垫设计而建立的,通过该规范达到合理选择前壁板隔音隔热垫的配置、熟悉设计流程、了解和合理选择满足不同各国法规、熟悉实验项目、制定合理的性能指标等目的。本规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上海分院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范的版本变动与修订记录
版本号
制定/修订者
制定/修订日期
批准
日期
前壁板隔音隔热垫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前壁板隔音隔热垫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的国家法规、以及设计流程、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规范适用于N1、M1类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2.1GB8410—1994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2.2QB/T2725—2005皮革气味的测定
2.3GBJ88-85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
2.4GBJ75-84建筑隔声测量规范
3术语
4规范内容
本章是对设计范围的限定,包括设计输入、设计过程及设计输出的描述。
4.1设计输入
4.1.1市场定位及设计任务书的确定
市场定位:根据对整车的市场定位(市场预测、销售目标人群)确定前壁板隔音隔热垫的功能、结构、材料。
4.1.1.1前壁板隔音隔热垫功能:
引擎是汽车自身最主要的噪音源,也是离驾驶人最近的噪音源,加强仪表板下部的隔音,能抑制引擎转速拉高时传入室内的高频音压,是阻隔引擎噪音效果最明显的部分。
前壁板隔音隔热垫结构:
重层档音材料
重层档音材料
疏松吸音材料
疏松吸音材料
4.1.1.3前壁板隔音隔热垫材料的种类:
重层档音材料:PVC、EVA、EPDM等;比重为1.2~2.8。
疏松吸音材料:FELT纤维毡、RIM-PUFOAM;密度为10~70kg/m3。
●重层+泡沫/HeavyLayer–foam
●重层+毛毡/HeavyLayer–felt
●毛毡+泡沫/felt–foam
毛毡+毛毡/felt–felt
4.1.2前壁板隔音隔热垫配置的选择原则
前壁板隔音隔热垫的配置选择原则:根据车辆的目标价格、成本、性能要求等选择合理的配置。具体的选择原则以及各种配置中的优缺点详见下面陈述。
4.1.2.1前壁板隔音隔热垫选择原则:
●重层+泡沫/HeavyLayer–foam:适用于中高挡车型,具有很好的隔热隔音效果,但成本过高,表面异味过重,整体重量过重。
●重层+毛毡/HeavyLayer–felt:适用于中低档车型,具有比较好的隔音隔热效果,成本比较昂贵(主要重层的成本高),表面异味比较重,整体重量比较重。
●毛毡+泡沫/felt–foam:适用于中低档车型,隔音隔热效果良好,可以达到标准,成本比较便宜,整体重量比较轻。
毛毡+毛毡/felt–felt:适用于中低档车型,隔音隔热效果一般,成本低廉,整体重量轻。
4.1.2.2前壁板隔音隔热厚度的定义:
名称
厚度/mm
偏差/mm
重层档音材料
0.1~2.5
+0.1
疏松吸音材料
3~50
+2
4.2设计过程
4.2.1前壁板隔音隔热垫构造分析
根据车身部门所绘制的防火墙钣金进行制造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意见以供车身部门对其结构进行修改。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
●初步判断前壁板隔音隔热垫的出模方向,一般都是以X轴为拔模方向。
●前壁板隔音隔热垫的安装方式
●装配工艺及质量保证难易程度分析评估
4.2.2设计输入条件
4.2.2.1防火墙钣金数据、地板钣金数据
4.2.2.2仪表板安装点
4.2.3前壁板隔音隔热垫的制造工艺、装配方式的确定
种类名称
制造工艺
备注
重层+泡沫
热压→水切→发泡
重层+毛毡
热压→水切→热压
毛毡+泡沫
热压→水切→发泡
毛毡+毛毡
热压→水切→热压
装配方式:
前壁板隔音隔热垫采用倒扣的方法压在车身前壁板上,如下图所示:
断面示意图
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ZQ-1-2006-转向轴电子助力系统开发流程.doc
- SJ-ZQ-2— 2006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开发流程.doc
- SJ-ZQ-2-2006-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开发流程.doc
- SJ-ZQ-3-2007-方向盘间隙设计规范.doc
- SJ-ZQ-4-2007-汽车转向柱万向节相位角确定规范.doc
- SJ-ZQ-5-2007-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计算规范.doc
- SJ-ZQ-6-2007-方向盘下轮缘刚度试验规范.doc
- SJ-ZQ-7-2007 稳态回转分析评价规范_070625.doc
- SJ-ZQ-8-2008-方向盘阶跃输入仿真分析评价规范.doc
- SJ-ZQ-9-2008-踏板总成刚度强度分析规范.doc
- SJ-NW-49-2008-模流分析规范.doc
- SJ-NW-50-2008-翼子板内衬设计规范.doc
- SJ-NW-52-2009-注塑类模具关键部件之材料选择规范.doc
- SJ-NW-53-2009-注塑模具开发规范.doc
- SJ-NW-53-2010-注塑模具开发管控规范.doc
- SJ-NW-54-2010-汽车内外饰用聚丙烯材料.doc
- SJ-NW-55-2009-模流分析建模规范.doc
- SJ-NW-56-2009-模流分析工艺设置规范.doc
- SJ-NW-57-2009-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 擦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doc
- SJ-NW-58-2009-汽车内外饰用ABS材料性能要求.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