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四诊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中医“四诊”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四诊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以及中医诊断思维与西医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急诊就诊的80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分别给予常规预检分诊及结合中医“四诊”预检分诊。比较两组预检分诊的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预检分诊的时间,正确率,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合中医“四诊”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整体了解患者症状、体征判断患者病情,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预检分诊中医四诊正确率满意度

急诊分诊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急诊预检分诊是否合理,规范,迅速关系到患者的及时救治,对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有关键性的作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是一种从外到内全面查微的临床诊断方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将中医四诊患者应用到急诊预检分诊工作中,当患者到达急诊就诊时以中西医两种不同的角度审视疾病,重视病因的同时关注局部病理改变情况,考虑疾病整体及动态变化情况,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判断患者病情,分清隶属科室,予以患者实施及时,正确,有效的医疗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7年8月800例急诊就诊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C类亚紧急患者400例,B类急重症患者200例,A类危急患者150例,其他类患者在50例。排除年龄大于80岁的高龄患者,非急诊收治患者及精神类疾病医护人员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

1.2病情分类

急诊分级分诊是通过对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评估、根据其急危程度安排就诊的优先次序[1]。国外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均先后构建并应用了5级分诊标准,但由于国内外的医疗保险制度、急诊模式等差异,很难直接照搬或套用。国内几十年来主要沿用“经验分诊”,尚未形成统一的预检分级分诊标准[2],部分医院参考国外分诊标准制定了符合各自院情的分诊标准,但具体制定过程鲜有报道。本次采用中医“四诊”预检分诊结合2012年9月卫计委发布首部《行业规范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简称流程)[3],制定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分诊。A级:濒危患者,患者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包括气管插管。无呼吸,无脉搏患者。急性意识改变,无反应患者,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B级:危重患者,患者病情有进展至生命危险和致残危险者。应尽快安排就诊。C级:患者有急性症状和急诊问题,但目前明确没有危及生命或致残危险,应在一定时间段内安排患者就诊。D级:非急症患者,轻症患者或非急症患者,患者目前没有急性发病情况,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但当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病情严重分级应上调一级。

2中医四诊预检分诊法

2.1望望诊通过视觉能力观察前来就诊的急诊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神、色、形态、头、发、舌、五官、皮肤、脉络、排出物。通过观察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为分诊提供依据。其中临床快速望诊内容为望神:“神”是人体机能是否正常的一种直观表现,分为有神、少神、假神、无神。其中当患者神志不清,言语无力,目光涣散,口唇紫绀时可判断为无神,需要立即给予对症急救处理;望色:“色”是人体五脏六腑气血情况的直接反应,分为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当患者面色灰黄,无光泽要考虑阴气血亏虚,需要立即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处理临床血液危急值;望形态:“形”主要反应高矮胖瘦,“态”即姿态,在疼痛患者分诊中尤为重要,当人体部位发生病变时,患者会捂住疼痛部位同时结合弯腰屈膝等动作缓解疼痛。为预检分诊提供直接依据。

2.2闻在望诊过程中,闻诊顺时进行。通过嗅觉及听觉收集患者客观资料,包括气味和声音: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音等各种响声及患者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和排泄物[4]急诊常见急症当嗅及烂苹果味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嗅及大蒜味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当听及咳嗽呈金属音提示上呼吸道肿瘤。

2.3问问诊是诊病之要领,临症之首务。是中医诊法的的重要一环,它对分辨疾病提供重要依据[5]是预检分诊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力求简明扼要,抓住主要问题,切忌主次不分。采用开放式,半开放式,闭合式问答方法,有目的的提问,了解患者既往史,家族史,发病的原因、部位、时间、当前主要问题及心理状态。整体出发,收集患者主观资料与西医问诊有所区别。

2.4切切诊分脉诊和切诊,中医学将人体脉象分为28种,且每种脉象所对应的别去发展也有所不同,在接诊过程中,通过脉象及心率监测了

文档评论(0)

186****39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