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建构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

基于模型建构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模型建构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摘要:?结合模型建构的一般过程,设计多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元素周期表应用的模型,逐步引导学生形成预测陌生元素及其相应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同时结合寻找材料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模型认知;元素周期表的應用;半导体材料;教学设计

1?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当前,该主题的实际教学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定位较低,学生停留在“识记”元素递变规律的水平[2],很难将陌生元素与其熟悉的元素性质联系起来[3],缺乏解决问题的认知模型[4];二是教学内容未能体现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教材中所编排的对新材料开发的指导作用的内容[5]。在某项测查中显示,仅有3%的学生能够描述元素周期表对于寻找半导体材料的应用价值[6]。

有研究者开展了基于模型建构的“元素周期表”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认识模型。例如,黄鸣春等将元素的“位-构-性”与物质的“构-性-用”进行了分化,构建了元素及相应物质性质相结合的认知视角[7]。焦利燕等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元素周期表,在不断修正与应用的过程中感受元素周期表的建立过程[8]。然而,对于陌生元素及其对应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还有待进一步帮助学生去建立,尤其是针对新型材料对应的元素及其物质性质的探究上。

2?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思路

模型建构是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的重要过程,课标对模型认知的要求为:“能根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9]”

国际著名化学教育家吉尔伯特(J.K.Gilbert)曾系统论述过化学教学中模型建构的作用及学生模型建构的四个环节[10]:(1)在陌生情景或者新知识中,学生初步建立模型分析新问题;(2)在其他情境中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目的是对模型加以修正和完善;(3)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和细节丰富模型,此时的模型与第一个环节建立的模型有一些本质的不同,能够解释更加具体的问题和深入的细节,可以看作是对初建模型的发展;(4)将模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建构契合特定问题环境的新模型。参考以上四个环节,明确了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分为四个阶段:初建模型、完善模型、发展模型与应用模型,并以此展开教学。

2.1?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节位于山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是本章内容的总结与应用。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以及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一课时内容。

从模型建构的视角分析,前一节内容从“元素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个方面认识元素周期表,实现某一元素“位-构-性”认知模型的建立。本节内容在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后进一步完善模型,根据已知元素与陌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利用元素性质间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对陌生元素的性质进行预测,充分发挥元素周期表作为科学研究工具的预测功能。

2.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了通过元素周期表获得元素基本信息的能力[11]。在学习本课时内容时,学生初步建构了“位-构-性”认知模型,掌握了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部分学生能够将该认知模型和规律应用于探索熟悉的元素及其对应物质的性质,包括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区域或非金属元素区域。

然而,面对陌生元素及其对应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上的元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困难的。这一条分界线附近的区域正是寻找新型材料的重要场所。

2.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寻找促进碳中和新型材料的驱动型任务,应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分界线上的元素及对应的物质的性质及功能,形成预测物质性质的方法。

(2)根据熟悉的已知元素预测陌生元素及其对应物质的性质,体会元素周期表作为科学研究工具解决真实问题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是将元素周期表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依据同周期、同主族、对角线位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从熟悉的已知元素预测陌生元素及其对应物质的性质。

教学难点是探究元素周期表分界线上的元素及其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这些物质开发的新型材料的性质与功能。

2.4?“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认知模型与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的模型建构是在学生“位-构-性”认知模型的基础上,经过检验和完善,发展及应用该认知模型。学生建构的认知模型如图1所示。

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将围绕“探究陌生元素性质、寻找特殊功能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