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课《春》教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第1课《春》教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春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语言运用)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4.深入学习修辞手法比喻。(语言运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金秋九月,美丽的校园迎来了活力满满的你们。来到了新的校园,身边的自然景物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你是否也有所发现和感悟呢?七年级文化社计划举办“我与四季有个约会”好文推荐活动,朱自清《春》一文以高票入选。请你以社团成员的身份参加此次活动,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

活动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春之彩绘师——手绘春光

学习任务二:春之朗读者——吟咏春韵

学习任务三:春之鉴赏师——品味春言

学习任务四:春之思考者——探讨春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二、预习检测

本次活动因名额有限,我们将通过“预习检测”的方式来发放门票,成功通过检测的同学将获得入场资格。

(1)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意境隽永,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诗文集《踪迹》等。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绿》等。

对朱自清其人其文的评价

郁达夫:“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叶圣陶:“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朱德熙:“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辞藻。”

(2)文体知识

散文

定义

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叙事、抒情类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特点

形散神聚

“形散”指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聚”指散文所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又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类别

记叙散文

以记人、叙事为主。

抒情散文

以抒发感情为主,主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情感和意愿。包括写景散文、托物言志散文等。

议论散文

以议论为主,常借对古今故事、花乌虫草等具体事物的描述来说理。

(3)字词梳理。

朗润:1明亮润泽。2爽朗温和。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应和: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三、课文教学

学习任务一:春之彩绘师——手绘春光

1.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释放你们的想象力,成为一位小小彩绘师,为每一幅春天的画面选择一个贴切的名称,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并通过简笔画手绘出来。

学习任务单1

春日图景

名称

特点

简笔画(自行设计)

春草图

嫩绿、多、生机勃勃。

春花图

数量多、色彩鲜艳、花味甜。

春风图

温柔、轻盈、和悦

春雨图

细密、绵长、晶莹、安静和平

迎春图

热闹欢腾、奋发向上、充满希望

2.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我们给这些美丽的图画冠以一个标题——绘春。剩下的内容假如也拟一个标题,怎么拟写?

明确:

盼春、赞春。

春未来,作者盼望春天;春来到,作者欣赏春天;春意正浓,作者赞美春天。

3.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情怀。

学习任务二:春之朗读者——朗诵春韵

1.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其中一幅图画,完成朗读设计,并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朗读,说明设计原因。

朗读支架

首先要理解作者在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当成作者,把朗读课文当成一种主观化的感受和表达,通过朗读深入文字,加上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通过一些技巧把它表现出来,比如:重音、停连、语速、语气、语调等。

重音、停连

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

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v”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按句式回答:我们组选择图,我们这样朗读:。这样朗读的原因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