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药基础 总论.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总论主讲:吴平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药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代表著作重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难点:整体观念、“证”、“辩证”第一节绪言中医药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中医学理论发展简史(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到秦汉时期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内容。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阐述对生命的认识;提出“治未病”的观点。是中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石。《难经》——成书于东汉,秦越人所作。理论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详细的论述。《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创立了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有效方剂。《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众多医家收集整理而成。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著。唐·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中医学最早的百科全书。2.宋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李东垣、朱丹溪、张从正、刘完素。●“补土派”李东垣: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和护理。认为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同时,各脏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滋阴派”朱丹溪:重视老年人的保健护理及疾病的饮食调护。●“攻下派”张从正:重视情志护理,采用以“形逗乐解妇愁”。●“寒凉派”刘完素: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治疗上,他主张用清凉解毒的方剂,故后世也称他作“寒凉派”。3.明清时期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更加充实,逐渐向独立完整的体系发展。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学说。叶桂:字天士,著《温热论》,创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薛雪:字生白,著《温热条辨》,创立温病学的湿热病因理论。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4.近代及现代整理前人的成果,中西汇通,重视以人为本、治未病。编著的书籍有《中国医学大成》、《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二、中药方剂学发展简史(一)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收集药物365种。梁代: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南朝:雷敩著《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书。唐代:《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新增药物图谱。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绘图1000多幅。(二)方剂学的发展战国至秦汉时期——《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都有方剂记载。其中某些方剂至今仍在延用。魏晋隋唐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共载方数千首,前者首先使用“成药”一词。宋金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载方三万余首。明清时期——《普济方》收方增加至六万余首。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整体——统一性、完整性及联系性。整体观念——中医学重视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人与社会的和谐性: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在结构上不可分割:(2)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为用:(3)在病理上相互影响: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气候影响:(2)地理环境影响: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进步:(2)社会的治与乱:(3)社会地位的变化:(二)、辨证论治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是辨证的最終目的。1、症、证、病的鉴别: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强调一个全过程。症:即症状,是某些主观感觉到的不适或病态变化,也指疾病的具体临

文档评论(0)

老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