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隶书之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研究◎

浅析隶书之美

石娥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隶书的发展由最早刻画在龟甲骨上的甲骨文开始,隶书的创作,我想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加强对传统书

书法也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着秦汉时期的大篆、小法的临摹和学习掌握,在创作时有法可依;二是要打破陈规的束

篆,隶书恰在秦汉交替这一时期出现了,在当时又被称为八分。缚,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消化吸收平日积累的知识创作出富有自

本文仅从隶书的结体、章法、隶书作品,论说如何欣赏隶书的形己个性的新的艺术形象。对于隶书的学习和探究还有很长的路

式美的方法。要走,平时学习汉碑帖得多注意观察,我的体会是很深刻的。长

关键词:隶书;隶书之美;结构时间临习一个碑帖有些旧的陋习一直改不掉,书法的学习与创

新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1隶书的发展因素

3.3隶书作品赏析

隶书,许慎的《说文解字·续》云:“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

对于书法作品的欣赏,我将隶书的作品按其笔画特点分成

大发隶卒兴役投戎,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故由此

两类来阐述。书法作品的欣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

绝矣。”由此可见,隶书是由古字转变为今字的中介体。隶书的

们常会由书作联想到作者创作时的状态,作者的人品、气质等等

具体出现的时间至今总说纷纭,我据此只单独提下其转折期出

书作中并未直接展现的东西。还会由书作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种

现的隶书。古代文字遵循着“六书”的原则,是“随体诘拙”的象

事物的情态,从而感受到书法美之所在。

形字系统。秦李斯所创的小篆对大篆进行了初步地创新与改

(1)方笔朴茂类。《张迁碑》(灵帝中平3年,公元186年),

动,使之定型化、符号化、也更加的简易化。但它仍存象形遗意

此碑纯用方笔,气满神足。波挑不扬,常常是含而不发,朴厚中

隶书首先将篆书的结体和圆匀的笔画用平直易写的笔画写出

有雄秀之气。结体取正姿,四周平满,方正朴茂。杨守敬《平碑

来,结体由长变扁。

记》云:“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皇初三碑之折刀

2汉代时期书法美学概况

头,在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

在汉末,这一时期着重尊重客观规律自然地基础上,对自然

《校官碑》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全称《汉溧阳长潘乾

的摹状联想的角度探讨了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并提出了“壮

校光碑》,又名《校官潘乾碑》,宋绍兴年间溧水县尉仲远得于固

美”的理想,在这一时期古代书法美学的主要奠基人是蔡邕。汉

城湖滨,遂移至县学,1958年存于南京博物院。侯镜昶先生的

代隶书改变了篆书的用笔与结构,由早期偏于象形的形象性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間有味是清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