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CODE)
319B4221
课程名称(COURSETITLE)
食品工程原理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专业必修课
学分(CREDIT)
3
学时(CONTACTHOURS)
40+16
先修课程(PRE-COURSE)
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
课程负责人(COURSECOORDINATOR)
适用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课程简介: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动量和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流体流动与输送、非均相物系分离、传热、蒸发、蒸馏和干燥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实现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领域内相关工程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包含:绪论、流体流动与输送、非均相物系分离、传热、蒸发、蒸馏和干燥。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工程中主要单元操作的定义、分类、特点、基本定理和规律,对食品单元操作具备建立适当模型并进行正确表达的能力;掌握主要单元操作基本公式,具备模型构建和求解的能力;掌握单元设备操作的技术和方法,并能理解设备操作的影响因素。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食品工程中主要单元操作的定义、分类、特点、基本定理和规律,对食品单元操作具备建立适当模型并进行正确表达的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主要单元操作基本公式,具备模型构建和求解的能力;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化工单元设备操作的技术和方法,并能理解设备操作的影响因素。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内涵观测点
1.1
1.3
1.4
2.1
2.3
3.1
3.2
课程目标1.
L
课程目标2.
M
H
L
M
课程目标3.
M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0.概述
课程目标1
食品工程原理发展历程、性质、任务及内容;
食品加工过程及单元操作;
单位与单位换算;
单元操作中常用基本概念。
知识目标:理解单元操作概念及其在生物工程过程中的地位,了解三传理论;掌握衡算原则和衡算基本方法;认知本课程目的和任务。
能力目标:能对单元操作进行简答表达。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网络答疑;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2
课程思政元素:探索精神、工匠精神和使命担当。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分析发展史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结合单元操作发展的历史,从牛顿、雷诺、斯托克斯、道尔顿、傅里叶等,到中国的郭慕孙、顾毓珍、苏元复、范旭东、侯德榜等,通过这些科学家或爱国实业家的事迹,引导和激发学生们学习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用这些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历程,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让科学家、学者、大师的科学人生成为激励他们奋发努力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挑战学科前沿的勇气,培养学生的使命感。
1.流体流动
课程目标1、2
1)流体的物性,包括连续性、流动性、黏性、密度、黏度;
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3)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4)层流和湍流;
5)管流速度分布;
6)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的计算;
7)管路计算;
8)流速、流量的测定。
知识目标:掌握流体的主要物性(如密度、粘度等)数据的求取及不同单位间的换算,理解流体流动中的连续性、稳定性;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理解流体流动的质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概念,掌握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力方程及其应用;理解层流和湍流以其边界层概念;掌握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掌握各种局部阻力的计算;掌握简单管路的计算;了解各种测速装置,掌握孔板流量计及其校正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流体流动数学模型并正确求解,解决流体流动的复杂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操作;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8
课程思政元素:抗挫能力、工匠精神和牢记初心教育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试差计算是多数单元操作过程常用的计算方法,如管路计算,试差计算过程是不断臻于真值的过程,籍此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以及工匠精神培养。同时,也可以用于培养学生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精神的培养。另外,试差计算的过程也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精益求精、方得始终、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教育的良好素材。
2.流体输送机械
课程目标1、2、3
1)离心泵结构、操作原理和类型;
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3)离心泵特性参数和特性曲线;
4)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
5)离心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6)离心泵的选用。
知识目标:了解离心泵操作原理、构造与类型,理解气缚和气蚀现象;理解流量、压头、功率和效率的概念,掌握离心泵的特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