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3
语文学科目标的再相识
学科课程目标体现教化总目标,并确定了学科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实施学科教学安排和学科评价的准则。语文学科目标上的偏颇和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道德教化目标上,二是在工具性训练上,三是目标层次的孰先孰后和是否赐予重视上,并由这些方面的偏失影响到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一、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
在我国,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争辩之激烈,持续时间之许久,唯恐在世界各国母语教学探讨中都是少见的。
语文课曾一度被当成政治思想课给语文教学造成重大损失,后来有了重大的改变。时至今日,检查起来,这种偏失仍旧存在。有指责认为语文教材“在详细选编上无不反映出以思想教化为中心的倾向”①,“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真正从语文的角度来编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其余一半大体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化来考虑的,而且还是五、六十年头那种思想政治教化内容”②。
毋庸置疑,要在语文课中突出思想教化是完全必要的,加强思想道德教化是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注意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之中,关键是强调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哪些思想教化内容。1980年有16个国家代表参与的道德教化会议上,“各国的道德教化安排所强调的道德价值观念可分为如下几类:
1社会价值标准:合作、正直、亲善、孝敬长辈、社会正义、敬重他人、公民精神、社会责任感、敬重人类尊严、人权、劳动尊严等。
2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忠厚、诚恳、守纪律、宽容、有条理、襟怀坦荡、上进心强。
3有关国家和世界的标准: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
4相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推断等。”③
当然,我们在探讨母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教化内容时,不能离开本民族伦理道德传统。当今中国,弘扬优良的传统道德(包括革命传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怎样相识这些优良传统呢?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伦理产生的优良传统主要有四点:
1爱国主义志向;
2人格价值观念;
3人际和谐思想;
4社会责任观念。”
他还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陈腐传统主要有两点:一是等级意识,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不同等。”“二是儒家学说的迂阔倾向”即“割裂了道德志向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指出:“中国古代法家主见‘法不阿贵’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法家所谓法制是专制主义的法,维护君权,是不行取的。”④我们是否可以从上列论述比较一下小学语文学科的思想教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呢?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思想教化方面的四点主要内容是:
1使学生相识祖国山河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绚丽,人民勤劳才智,语言文字美丽,激发学生酷爱祖国、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使学生了解革命领袖、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和广阔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培育学生酷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懂得社会主义好,从而更加酷爱社会主义。
4使学生相识自然,了解社会,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化和爱科学、爱劳动、爱惜公共财物、艰苦朴实、诚恳英勇、关切集体、团结友爱等教化,陶治爱美的情趣。
稍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小语思想教化在“酷爱祖国、酷爱共产党、继承无产阶级革命传统、相识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坏”等方面赐予了重视,而在“合作、宽容、人格价值、社会正义、国际理解、敬重人类尊严、追求真理、辨别真伪、实事求是”等现代社会必需具备的看法、特性方面的要求明显不足,反映在教材上就必定出现一些偏颇和缺失。
例如在人教社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十二两册中,写外国人民(主要是少年儿童)生活的课文共有7篇。第十一册有3篇:《月光曲》写贝多芬为穷苦的盲姑娘弹琴;《小音乐家杨科》写8岁的波兰小孩杨科酷爱音乐,动了地主仆人的一把小提琴被管家着人活活打死;《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姑娘冻死在大年夜里。第十二册有4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写衣着褴褛苦痛不堪的一群纤夫;《穷人》写穷渔夫帮助贫病交加的寡夫;《凡卡》写9岁的童工挨打骂,急迫盼望脱离苦海,“要不就要死了”;《高尔基的童年》写阿辽沙在主子家艰难地读书;《小抄写员》写穷人的孩子叙利奥熬夜静静地帮助父亲抄写签条,换钱补贴家庭生活,四个月没睡过一次好觉,以致“疲惫到极点了。”
应当说这些文章大都不错,对培育儿童的怜悯心、正义感是有益的,惊奇的是所选文章为清一色的写外国人受剥削受到压迫的主题,大约是在贯彻大纲规定的“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的思想教化要求。
编者好像仍旧在向少年儿童展示:“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