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声乐选修4》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VocalMusicElective4
学分:1
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
先修课程:和声学、视唱练耳、钢琴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
授课对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艺术学院
修读学期:第6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声乐选修是高师音乐本科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一们学科。通过声乐选修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声乐基础课程知识,对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一般程度的理解和认识,初步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基本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具有一般的演唱技能技巧,能分析和处理一般的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培养学生对歌唱正确的审美观。
课程目标1:养成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能够自主自觉地按时完成本学期的平时作业,具有对声乐的学习兴趣与热忱,具备中小学音乐教师所需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
课程目标2:基本了解声乐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了解歌唱的气息、学习打开喉咙、共鸣、歌唱位置,演唱初级的不同风格的中外歌曲,具备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的基本演唱能力,具备基本的自弹自唱技能。
课程目标3:通过“结对子”的方式,提高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3.2具备一定水平的演唱、伴奏、自弹自唱等音乐专业技能。能够结合音乐的体裁与风格等特征进行舞台表演,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课程目标2
H
3.3具备一定的音乐聆听与审美能力,具有对声乐的学习兴趣与热忱,能够进行音乐鉴赏、音乐分析和判断。具备基础的创作能力,能够自主进行即兴伴奏、音乐创编。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学习高音与气息压强的关系。
运用大气压强的原理解释高音与气息压强的关系。
3
讲授
示范
分析
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2
学习咬字与歌曲情感的关系。
通过咬字的逻辑重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3
讲授
示范
分析
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3
学习歌曲句法的处理。
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把握歌曲句法的起承转合,准确表达歌曲内容。
4
讲授
示范
分析
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4
建立歌唱的整体意识。
逐步建立歌曲演唱的整体意识与把控,较完整完成歌曲演唱。
3
讲授
示范
分析
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5
钢琴伴奏。
运用有一定色彩的和声学知识和节奏型织体进行基本的钢琴伴奏,提高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能力。
3
讲授
示范
分析
实践
课程目标3
合计
16
四、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讲授、教师示范、讨论、舞台实践、教学网站访问等教学方式,每次课后都留有作业并在下次上课进行回课,以此巩固融合消化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中要采取理论、作品分析、观摩教学,演唱实践,小组课的教学方式,重点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1、考试方法:以舞台演唱和钢琴伴奏结对子的形式进行考核。
2、考核标准:考试成绩由每位声乐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准则进行评分(以百分制计分),主要考核演唱中的音准、节奏是否准确,咬字吐字的清晰度,歌唱表现力,台风是否自然、健康及与伴奏的配合程度,是否能够较完整地表达作品内在情感等。
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各任课教师评分)、现场演唱成绩、钢琴伴奏(根据声乐和钢琴考试分数排名两人结对,互弹声乐伴奏)三部分组成。
最终成绩分配比:平时成绩30%,现场演唱60%,钢琴伴奏10%。
采用百分制记分。
考核
依据
建议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
30%
根据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度、理解力、完成度以及课下自主学习情况由授课老师评分。
课程目标1
期末考试
60%
1、选修生申报5首,由声乐教研室抽取1首演唱。
2、依据学生对作品的完成度及声音、语言、音乐、舞台表现等而评定,百分制打分。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伴奏
10%
期末考试时相互结对子伴奏,根据伴奏水平十分制打分。
课程目标3
六、教材与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1.《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1—3册)》,罗宪君,李滨荪,徐朗、颜蕙先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1月;
2.《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1—3册)》,罗宪君,李滨荪,徐朗、颜蕙先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1月;
3.《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集1—12册》,霍立、金茗、李静玉、金城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4.《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赏析与演唱》,杨曙光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年5月;
5.《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系列—民族声乐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