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3页共NUMPAGES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草拟、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故C项正确。

2.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开始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主线。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

A.选官制度的唯一性、单一化

B.“西学东渐”的影响

C.选官标准及方法的主观化、复杂化

D.选官权力集权化和专制化

答案:D

3.欧阳修在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该评论()

A.分析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B.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认为租庸调制增加了百姓负担

D.主要强调了两税法的征税标准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说明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增加百姓负担,故B、C两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两税法的征税标准,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4.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河南辉县固围村的战国时期魏墓中,一次出土了160多件铁器,其中有铁农具58件,数件“V”形犁或铁犁冠被发现。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东晋时期)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

材料三论轻徭薄赋,亦当以唐朝为最。租庸调制可谓中国历史上赋税制度之中最好者,当时的农民生活宽舒安适,促成了整个社会之安定繁荣,自唐太宗贞观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历时100余年。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1)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有助于研究当时人类的历史活动。根据材料一,推断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加速了什么土地制度的确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贞观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现象:使用并推广铁农具。制度:土地私有制。

(2)主要原因: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统治者的统治政策。

(3)主要原因: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