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第23讲中国近现代.docVIP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第23讲中国近现代.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第23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eq\a\vs4\al(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变更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便利、平民化转变。

2.表现

(1)近代

①男性服饰:鸦片斗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

②女性服饰:改良后的旗袍受到女性欢迎。

(2)现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头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②20世纪60年头中期至70年头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

③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特性过渡;依据自身选择服饰。

(二)饮食与居室的演进

1.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斗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2.居室建筑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斗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起先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头前后,京、津等地起先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三)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起先反对包办婚姻,主见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起先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化权利并步入社会。

eq\a\vs4\al()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溢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行。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核心论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存在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特点。

eq\a\vs4\al(二、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特点:更迭速度快,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

(2)概况

①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②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③轮船: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④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⑤公共交通:1906年,天津创办了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⑥飞机:20世纪20年头初,中国民航事业起步,20世纪30年头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eq\a\vs4\al()

近代交通业的特点

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限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中国尚无实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一微小部分之材料上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购得。领域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937年)

核心论点: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障碍有:政府腐败无能、领域狭窄、普及范围小等。

2.邮电通信设施的渐渐完善

(1)邮电事业

①1866年,海关起先试办邮政。

②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2)电信事业的发展

①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头之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快速。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大众报业

(1)西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头到90年头,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

(2)国人办报:1873年,《昭文新报》的创办,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影响较大。

2.影视

(1)电影

①1896年8月,在上海,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②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2)电视

①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起先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②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心电视台。

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出现: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影响

①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民众供应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②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③变更着人们的工作、交往等诸多方式。

④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大众传媒的影响

人们起先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来华国际友人也日益增多,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达到高峰。中外沟通愈加广泛,人们通过电影、电视、报刊、网络、广播、展览会等多种文化传播形式来了解外来文化。这开阔了中国民众的视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3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