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等四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等四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涵泳诗句,把握作品的内涵;

2.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独特的悲剧体验以及人类共通的生命之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涵泳诗句,把握作品的内涵;

2.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独特的悲剧体验以及人类共通的生命之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涵泳诗句,把握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篇选自统编版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课标要求精读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虞美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诗人在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对比中,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将一己之悲融入到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之中,让所有经历繁华与幻灭的人无不愁肠百结、潸然泪下。言尽他人所不能言,引发无数共鸣,展现出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能结合注释通译全诗,但流于表面。对于诗句的深层意蕴,普遍缺失准确的理解和体悟。本节课着眼于引导学生于不寻常处发问,联系诗人,联系上下文语境来涵泳品读诗句,进而真正把握作品的内涵。

三、导入新课:

陆九渊说,涵泳工夫兴味长。涵泳,犹如潜水,沉潜,沉浸在诗书之中,用心去琢磨品味,方能体会无穷的意味。今天我们一起来涵泳《虞美人》的诗句,把握作品的内涵,并用心去感受、理解诗人独特的悲剧体验和人类共通的生命之悲。

四、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通过教师配乐诵读,引领学生整体感知。

(二)涵泳品读:引导学生涵泳品读“春花秋月何时了?”。

字面意思: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1.涵泳工夫一:联系诗人。结合诗人名片,可知:亡国,被幽禁。再读,理解深层意蕴:亡国被幽禁后,绵绵不尽的屈辱悔恨痛苦。

2.涵泳工夫二:联系上下文。

【下文】“往事知多少”。结合《玉楼春》真切感受诗人往事中的尊荣、欢乐、潇洒。

-沟通上下文。一读,现实屈辱痛苦,从而沉湎往事;可往事成空,更加剧现实的苦痛。今昔对比、虚实相生中,吐露亡国之痛。

-这就宛如一首心曲,曲折回旋。回旋于整首诗中。引导学生自主涵泳。

3.涵泳工夫三:联系全诗。

-春花秋月”——“往事”

“又东风”——“故国”

“应犹在”——“朱颜改”

再读,人类共通的悲哀:自然的永恒,而人事变化无常!

(三)课堂小结:

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诗人将一己之悲融入到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中,让所有经历繁华与幻灭的人无不潸然泪下,引发无数的共鸣,展现出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四)课后作业:

涵泳李煜《浪淘沙》,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