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哇!泡泡
----探索泡泡的奥秘
课程背景
点心后,幼儿像往常一样清洗牛奶杯,突然,有小朋友告状:“宋禹和把洗手液挤到牛奶杯里玩泡泡。”幼儿听闻马上挤上前,讨论起关于泡泡的事情,我们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并未阻止宋禹和“出格”的行为,计划和幼儿开启泡泡之旅。
二、课程价值分析
三、课程实施路径
课程实施过程
阶段一:认识泡泡——好奇,探究
驱动性问题一:我还在哪里见过泡泡?
基于幼儿的热烈讨论,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讨论。
糖果:洗手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泡泡。
米米:可乐里有泡泡。
玲玲:我爸爸养的小鱼会吐泡泡。
小羽:刚才洗牛奶杯就有很多泡泡。
登登:泡泡机会吹出泡泡来。
……
团团:你们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我爸爸吹出来的泡泡可是很大很漂亮的。
在团团的提问下,讨论的话题开始深入
问题一: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菲菲:我看见的泡泡是没有颜色的。
小帆:我的泡泡有大有小。
涵涵:泡泡机吹的泡泡是圆圆的,彩色的。
经讨论,幼儿总结出泡泡会出现的地方,特点,样子。
教师的思考:幼儿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说明他们对泡泡是有兴趣的,但对泡泡的认知比较片面,于是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鼓励幼儿继续探索泡泡。
通过亲子探索、整理表格、回忆讲述、集体活动总结了泡泡的特点,幼儿完整清晰的认识泡泡。
幼儿的收获:
1.通过查阅资料、生活实践探索等形式,丰富了关于泡泡的认知经验。
2.能将自己了解到的泡泡,以表征的形式记录下来,发展自身的绘画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师的思考及支持:
1.在认识泡泡的过程中,家长制作泡泡水,幼儿动手探究的机会并不多,处于家长主导的形式。
2.幼儿经常偏离主题,讲述自己是怎么玩泡泡的,家里怎么做泡泡水,说明幼儿对玩泡泡这件事意犹未尽,教师可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实践制作泡泡水。
3.结合《指南》科学领域帮助幼儿进一步探究。
阶段二:探秘泡泡——困惑实践探秘
初次制作泡泡水
驱动性问题二:泡泡水是怎么做的?
琪琪:用洗手液加水会有泡泡。
成成:妈妈洗碗的洗洁精会有泡泡。
风风:洗头膏能有泡泡。
沐沐:老师和我们一起用洗洁精做过泡泡水。
幼儿基本知道制作方式,结合指南“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再一次引导幼儿进行亲子实践
教师的思考及支持:
1.幼儿亲手制作过泡泡水,有基本的经验,可以进行深入探索。
2.引导幼儿寻找制作泡泡水的最佳材料,并进行实验和验证。
问题二:制作泡泡水需要什么材料?
师幼总结制作需要:杯子,吸管,水,洗洁精,洗手液,牙膏等。
幼儿的收获:
能根据已有经验总结制作泡泡水需要的材料。
教师的思考及支持:
幼儿在讨论时提到洗洁精、牙膏、洗手液、洗衣粉、洗发水的概率大,根据幼儿的想法给予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其探究和操作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于是引导幼儿分组实践验证这五种材料吹泡泡的效果。
实践制作泡泡水1.0
在实验中,幼儿分成五组吹泡泡,有些材料吹不出很多泡泡,幼儿都跑去了洗洁精和洗发水的那两组玩,有幼儿吹不出泡泡放弃,于是教师就实验的结果与幼儿讨论分析。
幼儿的收获:
1.知道洗手液加水能吹出泡泡但是泡泡量不多。
2.洗衣粉、牙膏是固体在水里不易融化,泡泡吹不多。
3.洗发水吹出泡泡多,但泡泡很小,容易破。
4.洗洁精吹出来的泡泡最大最多。
教师的思考及支持:
1.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水1.0的实验结果,尝试分析原因。
2.根据幼儿更乐于探究洗洁精泡泡水的兴趣点,组织幼儿进行成果展示,进一步感受吹泡泡的乐趣。
第一次成果展示
每个孩子都用洗洁精做了一瓶泡泡水,大多数幼儿能吹出泡泡,虽然有多少,大小的差别,但个别幼儿却以失败告终。
问题三:为什么我的泡泡水吹不出泡泡?
失败的幼儿:“为什么我的泡泡水吹不出泡泡?”带着这个问题,幼儿猜测:“水放太多了,吸管歪掉,吸管太长,放很多的洗洁精”于是,我们请提出猜测的幼儿进行了验证。
幼儿的收获:
1.发现“水太多洗洁精太少”就是导致泡泡吹不出来的真正原因,知道了制作泡泡水应该“多放洗洁精,少放水”。
2.能够积极思考并大胆猜测、大胆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3.在整个验证过程中,是专注且认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手指精细动作也都得到了发展。
教师的思考及支持:
1.引导幼儿对“泡泡水不成功”的原因进行猜测,在实验环节进行验证。
2.实验环节中,总是急于指导幼儿验证,要懂得适当放手,给予幼儿主动权。
(三)实践:制作泡泡水2.0
知道了不成功的原因,幼儿就提出再次制作泡泡水进行游戏。
在2.0的实验中,部分幼儿成功吹出泡泡,但部分依旧没有。
教师提出疑问:“你们放了多少洗洁精?”
米米:“很多很多啊。”
教师:“很多很多是多少?”
团团:“就是很多很多啊!”
教师:“可能还不够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