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论证方法。

2.体会文章重视“人事”历史观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2.学习于叙述中见观点,借助史料阐发观点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平实简洁、辞气委婉却抑扬有致、言之有物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名言警语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迁移运用观点与史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宋史·欧阳修传》对欧阳修史学成就的论述导入,解说文题。

(知人论世,了解史论文特色与体例)

二、预习任务

1.通读全文,文章题为“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述的对象是伶官吗?

不是,作者论述的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因宠幸伶官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明确论述对象,把握文旨)

2.为《新五代史·伶官传》背景文字断句、翻译。(借助练习,了解史料背景)

3.梳理字词与语言点。(借助练习,疏通文本)

三、课堂任务

【课堂任务一】结合课前预习与书下注释,完成“李存勖年表”。

李存勖年表

历史事件

时间

李存勖年龄

三遗恨

三还矢

身死国灭

借助年表,研读文本,解决以下问题:

1.庄宗之盛,用时十五年;而其衰亡,只用时三年。两相对比,说明了文中哪句观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强化对比)

2.详写庄宗“兴国”的文字中,作者使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什么?刻画了庄宗怎样的态度?

动作描写,刻画了其虔诚郑重、卧薪尝胆的形象。

3.前人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本文“只是一低一昂法”,请以文章第三小节为例,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昂:庄宗复仇、还矢于庙;低:众叛亲离、身死国灭。(描写中对比,体现作者观点态度)

4.一盛一衰,一昂一低,作者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对比论证。(引《古文观止》“抑扬尽致,俯仰雍容,毕肖龙门,此六一公生平最得意之笔”的评价,赏析文章技巧)

5.分析“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使用问句的表达效果。作者更看重“天命”还是“人事”?

使用问句,引发读者思索;寓观点于问题,意蕴丰富;照应前文观点,引发下文论述。作者的表述更重人事。

6.分析文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深刻内涵。

“常”与“多”,说明“逸豫可以亡身”现象的普遍;“岂独”以反问语气说明能使人陷于所溺的不止伶人;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勿忘历史教训,意味深长。

(得出文章中心思想与现实意义)

【课堂任务二】某校建设文史长廊,需制作历史名言展板。请你从以下三句名言中,任选一句,以你所了解的历史人物为论据,对所选名言加以简要解说。

(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二)满招损,谦得益。

(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参考范例:

(一)忧虑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却使自身灭亡。吴王夫差为洗雪父耻,励精图治,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国;功成后,骄奢淫逸,最终身死国灭。

(二)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受益。楚汉争霸,项羽自恃勇武,刚愎自用;刘邦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张良、萧何、韩信乐为所用,最终得以破楚建汉。

(三)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酿成,智慧与勇武的人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宋徽宗天资聪颖,却耽于金石书画,酿成“靖康之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体会警句,学以致用)

【课堂任务三】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请从以上六篇文章中选择名言作为论据,模拟一段面对面的陈述,对李存勖分析其失败原因。

要求:(1)用当代人口吻陈说事理;(2)100字左右。(3)完成后,小组交流,推荐展示。

参考范例: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李存勖,你曾经凭勇力征服了天下,却又迅速走向失败,其原因在你于功业成就后的怠惰与骄纵。对伶人的宠信、对奢靡生活的沉迷蒙蔽了你的心智,消磨了你的志气,使你丧失了前行的动力与勇气。“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打败你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自己。

(知识迁移,学习论据与事理结合)

四、论证小结

宋儒朱熹论欧阳修的书法是“外若悠游,中实刚劲”。其实,欧阳修的文章也一样,我们在《醉翁亭记》里认识的是潇洒旷达的欧阳修,在《丰乐亭记》里认识的是襟怀坦荡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我们认识了一个严谨深刻、富有现实使命感的欧阳修,这种平易晓畅,“中实刚劲”,言之有物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五、课后作业

华莱士说:“最考验人的是最幸运的时刻”。

请以“幸运”为话题,写一篇随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与体会。

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2)不少于600字;(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