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docx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森林狂想曲》多方位、多角度感受音乐所展现的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2.能用个性化的方式记录主题出现顺序,哼唱以及模唱不同主题,并能听辨乐器音色。

3.通过参与聆听、演唱、律动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究仪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难点:

1.能分辨乐曲结构、音乐主题、听辨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解释“聪”

师:你想变聪明吗?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诀(神秘的说、边说边写),耳朵用心倾听,眼睛用心观察,嘴巴用心表述,只要掌握这个秘诀,你就一定是最聪明的娃!考考大家啦,注意耳朵用心倾听。

一、欣赏音效、揭示课题

①师: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呢?

②师:你有对仔细聆听的耳朵,仿佛置身于什么样的场景呢?

③师:大自然、森林,你们说的很棒,这由远及近的虫鸣蛙叫声,我们称之为音效,是台湾音乐家历时五年,深入台湾各地在大自然中采集的。这段音效就出自于器乐合奏《森林狂想曲》。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次的森林之旅。

二、认识串铃

1.初次感受、了解使用方法、音色

师:认识它吗?没错,它叫手串铃,是一种打击乐器,通过敲击、摇晃产生的振动而发音。下面我们通过同学的演奏来了解他的演奏方式与音色。音乐家们通常会用这样的图谱表现它。让我们也试着做一做。请注意:如果你的身边没有手串铃,就请你向老师这样1拍手、2摇晃,做一做,总共练习4遍。

2.游戏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用它一起做个游戏,你可以邀请你的伙伴们一起加入。游戏规则:(一边打一边说)串铃声(拍一下)开始,串铃声再响(拍一下)结束,串铃声越来越强(摇晃串铃)传的越(快),串铃声越来越弱(摇晃串铃)传的越(慢)。如果你是一个人,那就和我以及我的伙伴们一起感受吧!

三、欣赏主题C

1.初听旋律

师:做的真棒。下面就请你用聪明的耳朵听一听,这段旋律中串铃声出现几次?

2.复听旋律

①师:聪明的耳朵竖起来,再认真的听一听。

②师:对啦!一共出现6次。

③师:你能找到手串铃出现的规律吗?(是的,延长音部分)

3.师生合作

①师:你们都是一群聪明的娃,大家伙用心倾听,这次老师想跟你来次合作,我哼唱这段旋律(师指着图谱),你用拍手、摇晃的方式把手串铃表现出来。耳朵听,眼睛看,用心观察。准备好!

②师:能行吗?按捺不住的手,一起来。

4.配乐合作

①师:要是配上音乐,你们可以吗?不急,先在心里默默练习一下。

②师:自信的眼神告诉我,你们准备好了!

5.乐器合作

真不错,音乐家想邀请大家用手串铃为这段好听的旋律伴奏,一起来吧!

四、欣赏主题A

1.听辨演奏乐器

①师:为你们点赞,听森林深处传来的一段旋律是明快跳跃还是晦涩缓慢的?

②师:耳朵真灵,明快跳跃,如果是你会选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呢?

③师:为什么不选择大管,(听听他的声音)

④师:大管音色浑厚,不适合表现轻快的旋律。音色在音乐作品的表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使用乐器不同表现的音乐形象也就不同,这段旋律的轻快、活泼,让人心情舒畅,好似森林里流淌的溪水,笛子恰好能表现。

2.听辨乐句

①师:老师来弹一弹,大家伙仔细听,这段旋律有几个乐句?(慢速弹奏)

②师:是的,这两个乐句之间是相似还是相同呢?再来听听

师:对,结尾处不太相同,第一乐句的结尾音比较低,第二乐句的结尾音稍微高一点。(柯尔文手势)

③师:第二句更让我们有结束的感觉

④师:像这样旋律在变化重复时,只有尾部有变化,其余部分都保持原样的创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同头换尾,作曲家采用这种创作手法,让我们很容易就记住这段旋律了。

3.模唱主题A

①师:让我们跟着琴用“lu”轻轻的模唱。

②师:什么样的声音才能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呢?

没错,跳跃、有弹性的。提醒:演唱时唱圆不唱瘪。

③师:再来试一试,注意每句结尾时的四拍要唱足。

④师:音乐家们还为这段旋律加上歌词,让我们一起唱一唱。

4.演唱主题A

师:配上音乐一起来。

五、完整欣赏、听辨乐曲结构

1.听辨乐曲结构

①师:真好听,刚才咱们欣赏的这三段旋律,分别是森林狂想曲的音效、主题A和主题C部分,让我来考考你们?谁来连一连

②师:你们有一双会听的耳朵,音效、主题a、主题c这三段旋律在乐曲里出现了很多次,一起完整欣赏一遍,每听到一次你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注,主题b的部分老师已经帮大家标注出来了。(学生欣赏)

2.分析乐曲结构

①师:主题A出现?七次,主题C呢?两次,

②师:音效又出现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对咯,开头、中间和结尾(出示结构图)

3.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①师:大家听的很认真,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