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建设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各学校强力推进劳动教育,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每周设置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必修课。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不明确不完整、课程内容零散不成体系、课程实施随意性强、劳动教师教研能力弱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实施劳动必修课,需要各学校在体系化设计课程内容、规范化课程实施和提升劳动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文章提出的策略对解决劳动教育必修课这些方面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素养

一、劳动教育必修课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不完整

实践中,劳动教育必修课存在缺乏清晰具体的目标指引或者目标涵盖不够全面,只强调了劳动技能培养,忽视了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品质和劳动精神等教育的问题。而当代劳动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精神”。

(二)课程内容零散、不成体系

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劳动教育教材,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更多依赖各学校的自主开发。这导致同质化现象普遍,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进阶性不大,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实施随意性强、质量不高

各学校普遍存在专职劳动教师不足,劳动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情况,导致劳动教师的教研能力弱,在教学实践中,这些劳动教师往往缺乏科学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单一传统。

二、劳动教育必修课“四模块”课堂教学范式的概述

为解决劳动教育必修课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立足学校“四全”大劳动教育体系,对劳动教育必修课高质量的实施开展了有益探索。

(一)成立劳动教研中心,整体设计课程内容

建好课程体系是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学校党委书记牵头九个年级、所有学科的骨干教师40余名,成立了学校劳动教育教研中心。中心组依托校内占地7000平方米左右的劳动教育实践基础,打破传统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以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为生长原点,构建了“勤”“净”“益”三大特色项目群。各项目群围绕生长原点生发出子项目,最终形成一个集校内必修课、校内劳动实践、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寒暑假长课程于一体完整系统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聚焦四项劳动素养,构建“四模块”课堂范式

学校紧扣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等劳动教育五个关键环节,结合课堂教学基本理论,整合构建了“劳动之问”“劳动之行”“劳动之美”“劳动之悟”四模块课堂教学范式。四个模块可根据教学实际灵动组合,生发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形态;以基本统一、和而不同的教学范式推进必修课的规范实施,让四种素养在每一节必修课中得到体现,让课程目标在每一堂必修课中完整落实。

1.“劳动之问”:在此模块,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际设计情境,让学生发现自身生活与劳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的劳动观念。设计时,教师需要注意情境与学生真实生活之间的密切程度,力图解决实际问题。

2.“劳动之行”:在此模块,教师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利用储备的劳动知识,培养学生进行实际劳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培养劳动能力。

3.“劳动之美”:在此模块,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所进行的劳动行为进行价值和认识上的再次生成,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或劳动结束之后进行经验分享或成果总结,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4.“劳动之悟”:在此模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力的发展,将目光引向未来,让学生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培养劳动精神。

(三)分级建设骨干团队,打造优质课程资源

学校劳动教研中心教师下沉到各个年级,组织年级组劳动教师分工合作,根据“四模块”范式完善校内必修课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匹配相应的教学资源和评价细则;发动青年劳动教育教师收集家庭劳动教育指导资源,建设了学校“四模块”劳动必修课优质课程资源库,确保每一项课程内容有设计、能实施、有评价,确保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样可依,

三、“四模块”课堂教学范式促进劳动素养提升的实践评析

文章以学校“缝制拓印香囊”为例,评析“四模块”课堂教学范式整体落实劳动素养的逻辑与操作。

(一)问题导向,激发兴趣

在“缝制拓印香囊”的课例中,“劳动之问”这一教学环节展现了分层设计理念。课程伊始,教师巧妙引用了与香囊相关的典籍记载,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让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充满文化韵味的文字,深刻感受到香囊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学生在品味这些文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制作香囊产生了浓厚兴趣,好奇心被极大激发,这是“劳动之问”的第一层次。接着,教师将学生课前精心绘制的香囊设计稿一一展示。这种展示不仅是对学生创造力的认可,更是一种评价方式。学生在课堂之初就得到了充分肯定,这无疑为他们接下来的制作过程注入了强大的信心,设计稿本身也为下一步的制作提供了明确目标,构成了“劳动之问”的第二层次。两层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