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智能无感接近式协议
iTAP白皮书
2024年12月
智慧终端微电子协会
IntelligentTerminalMicroelectronicsAssociation
目录
引言 3
NFC技术与标准现状 4
产业现状和问题 6
终端厂商应用现状和问题 6
芯片厂商应用现状和问题 6
PCD厂商应用现状和问题 7
iTAP技术演进需求 9
用户体验提升,催Th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10
iTAP应用场景概览 10
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体验变化 10
Th活常见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10
用户刷卡体验升级 13
新的应用场景畅想 14
6.总结 15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正在取代传统的Th活模式。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作为一种常见的接近式数据交互方式,能够在厘米级距离范围内实现设备间的快速、高效、便捷的数据交换。因此NFC在移动支付、门禁控制、标签读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使人们摆脱现金支付、实体钥匙解锁等繁琐流程,极大地优化了Th活体验。
然而,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加,现有的近场交互技术在扩展更多应用场景时无法完全满足需求。例如,当门禁卡、交通卡、银行卡和车钥匙等卡片同时集成于手机中时,用户在刷卡时会面临选卡困难、操作繁琐等问题。此外,多种功能卡集成在手机上,导致刷卡速度慢、卡片识别错误等问题频繁发Th,给用户带来不便。
NFC起源于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工作频率为13.56MHz、主要通信距离在0~20cm内(实际大部分产品在0~10cm内)的非接触式数据交互技术,目前有106Kbps、212Kbps、424Kbps和848Kbps四种传输速率,支持读写、卡模拟、点对点三种工作模式。
下图展示了NFC相关的主要标准及技术规范。
P2P
P2P
NFC-F(FELICA)
NFC-B
NFC类型
ISO/IEC18092
射频协议 ECMA340
NFCIP-1
物理特性
ISO/IEC18092
ECMA340JISX6219-4
初始化和防冲突
RFID标签
专有协议
LLCP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传输协议
专有协议
应用协议
NFC相关的主要标准及技术规范
NFC-V
NFC-A
ISO/IEC15693-1
ISO/IEC15693-2
ISO/IEC15693-3
NDEFNFC数据交换格式
ISO/IEC14443B-1
ISO/IEC14443A-1
ISO/IEC14443B-2
ISO/IEC14443A-2
ISO/IEC14443B-3
ISO/IEC14443A-3
无防冲突
ISO/IEC14443B-4
ISO/IEC14443A-4
NFC的底层技术标准起源于2001年ISO/IECJTC1(以下简称JTC1)制定的ISO/IEC14443标准,该标准奠定了读写模式和卡模拟模式下的NFC标签及设备在物理特性、射频模拟、初始化、防冲突及传输协议等方面的基础规范。2004年JTC1又采纳了ECMA-340作为ISO/IEC18092标准,拓展了NFC设备在点对点模式下的技术规范。此外,对于同样使用13.56MHz但通信距离在1m左右的高频RFID技术,JTC1于2000年制定了ISO/IEC15693标准,后续也被业界纳入广义的NFC底层技术标准范畴内。
成立于2004年的NFCForum以开发和推广NFC相关的标准及协议规范为主。此后,NFCForum陆续制定了部分NFC技术上层的应用规范、安全规范、测试规范及认证规范,如LLCP(LinkLayerControlProtocol)规范、NDEF(NFCDataExchangeFormat)规范、SNEP(SimpleNDEFExchangeProtocol)规范、RTD(RecordTypeDefinition)规范、NCI(NFCControllerInterface)规范
等,支撑了NFC标准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落地。
然而,随着NFC的应用范围及场景的不断拓展丰富,现有的NFC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例如在现有NFC标准及技术规范制定之初,市场上的NFC应用还是以实体卡片为主,故而标准只定义了PICC(ProximityIntegratedCircuitCard)设备(银行卡等NFC标签设备)如何向PCD(ProximityCouplingDevice)设备(POS机等NFC读取设备)单向传递卡片信息,而并未考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在同时模拟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