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寒冷地区氮磷等营养物质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低温环境会抑
制微生物的生长及其酶的代谢活性,导致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变差。本研究以改善低
温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效果为目标,筛选系列耐低温异养硝化菌、好氧反硝化菌和聚
磷菌。利用生态位分离和协同代谢等原理构建耐低温脱氮除磷微生物复合菌剂,并
开展复合菌剂的培养条件优化和固定化研究。本研究的开展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
低温废水的生物脱氮除磷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得到以下结果:
(1)在冬季河水和底泥等样品中共筛选出3株耐低温异养硝化菌CF1~CF3,
3株耐低温好氧反硝化菌CF4~CF6,以及2株耐低温除磷菌CF7和CF8。根据细
胞形态学特征观察和16SrRNA测序,初步鉴定菌株CF1为草假单胞菌Pseudomo-
naspoae,CF2为烂泥假单胞菌Pseudomonaspeli,CF3为维罗纳假单胞菌Pseudo-
monasveronii,CF4为杀蛙气单胞菌Aeromonassalmonicida,CF5为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fluorescens,CF6为液化沙氏雷菌Serratialiquefaciens,CF7为南极节
杆菌Arthrobacterantarcticus,CF8为盐晶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cryohalolentis。
(2)对可能参与菌株CF1~CF8脱氮除磷过程的相关酶基因进行PCR扩增,
异养硝化菌CF1~CF3成功扩增出hao和nosZ基因,说明CF1~CF3可以产生羟胺
氧化酶和氧化亚氮还原酶。推测异养硝化菌脱氮途径可能是:NH+-N→NHOH→
42
NO→N。好氧反硝化菌CF4~CF6成功扩增napA、nirS、nirk、cnorB和nosZ基
22
因,说明菌株CF4~CF6可以产生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一氧化氮还原
酶和氧化亚氮还原酶。推测好氧反硝化菌脱氮途径可能是NO3--N→NO2--N→NO→
NO→N。除磷菌CF7、CF8成功扩增出ppk基因,碱基长度分别为553bp、1355
22
bp,说明CF7、CF8可以产生聚磷酸盐激酶,具有聚磷作用。
(3)分别对异养硝化菌、好氧反硝化菌和聚磷菌进行各功能菌群复配,得到
最佳复配组合为:异养硝化菌群CF1+CF2+CF3、好氧反硝化菌群CF4+CF5+CF6
和聚磷菌群CF7+CF8。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聚磷菌群、异养硝化菌群、好氧反硝
化菌群的接种量分别为3%、3%、4%时,10℃、150r/min培养5d后,耐低温脱
氮除磷微生物复合菌剂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对NO3--N、NH4+-N、TN、TP的去除
率分别为89.21%、89.95%、82.80%、82.12%。
(4)以复合菌培养基NO3--N、NH4+-N、TN、TP的去除率,NO2--N的残留量
以及复合菌剂生长量OD600值为考察指标,进行碳源、C/N、温度、初始pH和摇
床转速等单因素条件优化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培养条件进一步
优化,最终确定复合菌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丁二酸钠、C/N为5.7、温度
为10℃、pH为7.2、摇床转速为157r/min。此条件下NH4+-N、NO3--N、TN和TP
的去除率分别为:94.33%、94.39%、85.81%、85.44%。
(5)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活性炭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吸附-包埋法固定微
生物复合菌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复合菌剂的固定化条件为:聚乙烯醇、海藻酸钠
和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为8%、1.5%、1.5%,固定时间12h。对复合菌剂固定化颗
粒扫描电镜观察,固定化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隙结构,其相比游离
的复合菌剂脱氮除磷效果更好,NH4+-N、NO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至:
94.89%、95.87%、87.01%、87.31%。
关键词:寒冷地区,耐低温菌,复合菌剂,脱氮除磷,固定化
Scr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