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生物七彩厨余跨学科创新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生物七彩厨余跨学科创新探究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美学教育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成为有情怀的社会人。如何将生物环保与美育相融合,成为了当今教育界一个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染色作为一种古老而蕴含着艺术与技术的传统,结合环保意识与审美引导,或将成为一个突破口,值得探究。下面,笔者通过借助厨余垃圾作为染料,运用草木染技术对围巾进行染色的实践活动,来探讨生物环保与美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实践。

一、染色原理与实验设计

(一)草木染技术简介。1.草木染的起源和发展。草木染作为一种古老的染色技艺,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印度。我国也有着悠久的草木染历史,最早的草木染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我国草木染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面的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染料体系。2.草木染的现状和前景。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草木染逐渐被化学染料所替代。但是,化学染料存在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例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被认可。在这种情况下,草木染又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厨余垃圾作为草木染染料的优势。1.厨余垃圾的环保优势。利用厨余垃圾作为草木染染料,可以减少垃圾填埋,有效地降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有效减少化学染料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2.厨余垃圾作为草木染染料的低成本优势。厨余垃圾是每个家庭都会产生的一种垃圾,其数量非常庞大。而草木染染料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利用厨余垃圾作为原料,可以有效地控制染料生产的成本。

(三)利用厨余垃圾作为草木染染料染色的实验。1.实验材料。1.1垃圾:各种蔬菜、果皮、植物根、叶子等厨余垃圾;1.2原料:白色棉布、净水、媒染剂明矾用量5g/L;1.3工具:锅、漏斗、玻璃棒、搅拌勺、电磁炉、称量器。2实验方法:同浴媒染法、直接媒染法。2.1对垃圾进行处理:将垃圾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备用;2.2煮垃圾:将垃圾放入锅中,加入净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1小时,然后离火待其自然冷却;部分材料不需煮,直接与媒染剂共染。2.3草木染汁提取:将煮好的垃圾汁过滤,分离出汁液;2.4染色:将净白色棉布放入染液中,媒染、染色在同一染浴中进行70℃,保温60min),水洗,晾干。3实验结果和分析。厨余垃圾作为草木染染料染色的实验结果和分析如下:3.1色系开发结果如下:3.1.1直接媒染法:色系—厨余;粉红色—火龙果皮;橙色—胡萝卜皮;绿色—芹菜叶、菠菜叶。3.1.2同浴媒染法:黄色—洋葱皮、南瓜皮;浅黄色—柚子皮;蓝色—黑豆与黑米泡水;紫色—紫薯皮或葡萄皮;棕色—红茶渣。3.2染色效果: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染料,可以产生出丰富的颜色。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七彩染布样本。3.3色牢度:由于厨余垃圾中提取染料的成分比起化学染料成分比较单一,使得颜色不够饱和和耐久,所以染与晾的过程重复多次,有助于色彩更加牢固。

二、教学实施成效

(一)保护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草木染染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利用厨余垃圾作为草木染染料的原料,不仅可以推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创新发展。

(二)推广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利用厨余垃圾作为草木染染料的原材料,可以向社会传递环保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增强环保意识,形成普遍的环保意识和生活方式。

(三)致敬非遗工艺,践行低碳生活。通过本次活动实践,成功将厨余垃圾作为草木染染料在校园美育中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的意识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于环保的认识、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探讨与拓展

(一)教学特色亮点。本活动设计特色创新环保相结合。第一非遗技术推广简单化。先从简单入手,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非遗技术也并不遥远,再深入学习了解,进一步推广深化。第二厨余垃圾处理多元化。

(二)教学拓展。1.开展染色实验:利用植物来开展染色实验,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收集植物、提取染料,并探索不同植物材料尝试开发更多的色系材料。2.开展小型植物园活动:研究适合作为草木染色材料的植物,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植物的生长规律,比如判断不同植物的适应能力、合适生长环境等。3.进一步学习蜡染、扎染等技术。

责任编辑邱丽

师道·教研2024年9期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