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科学年级六学期第二学期
主备审核
课题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
教教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从古至今人类建筑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2.能说出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进步对建筑物变化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从从古至今建筑物变化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有关建筑物发展变化的信息。
3.能用科学语言和概念图的方式记录整理建筑物发展变化的信息。
4.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
5.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建筑物的变化过程和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教学内容
本课设计了“探究建筑物变化的原因”一个活动,目的是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了解从
古至今建筑物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建筑物的发展变化及带来的
一些负面影响,体会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应用与拓展“搜集建筑新技术的资料”目的是通过
搜集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建筑机器人、3D打印等最新建筑技术及这些新技术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说出建筑物发展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与问题
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后来他们搭草棚、建
木屋……,直到我们今天看到的高楼大厦。人类的建筑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么,引起建筑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
课题:19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
(二)探究与发现
1、探究建筑物变化的原因
阅读资料:
远古时候,人类只能住在洞穴、草棚和树巢中,在附近寻找食物。后来人类为了寻找远
处的食物,人们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帐篷,这可能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了。再后来,人们
学会了生产和使用简单工具,用木头做成能遮风挡雨的木屋。人们在木架外面扎上枝条,用
树枝扎成屋顶,在屋的外面抹上泥巴,做成简单的房屋。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并生产出了砖、瓦、石灰等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出现了各
种各样的民居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一些工匠和工程师相继研制出了水泥、钢材、玻璃、塑料、混凝
土等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建筑技术从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机械化到自动化,建筑机械也
得到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建筑机器人、太阳能技术、3D打印等高新建筑技术的出现,以
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智能建筑和生态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讨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建筑物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在外形主要材料主要功能采用的工具和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
变化
远古时代:外形多为洞穴、草棚、树巢、帐篷,材料是树枝、兽皮,功能是避寒暑挡
风雨,防虫蛇猛兽,技术是手工
古时候:多为圆形木屋。在木架外面扎上枝条,树枝扎成屋顶,屋外抹上泥巴,材料是
木头、树枝、泥巴,功能是遮风挡雨工具和技术是自制简单工具(石器)、手工
农业时代:宫殿、各式各样的民居,材料是砖、瓦、石灰,功能是居住技术是半手工操
作
近代和现代: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美观、占地少,材料是水泥、钢材、玻璃、塑料、
混凝土,功能是工作、休息、娱乐、举行各种仪式等综合功能,技术是机械化、自动化。
总之,人类的建筑物的外形、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建筑材料由从自
然获取到人为创造;建筑技术由依靠人工到机械化、自动化。
思考: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是怎样推动建筑物变化的?
科学技术促进了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由从自然界获取到认为创造,尤
其是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使得建筑物更加稳固、环保、节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使建筑物
越建越高,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我们周围的动物》课件 科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2025.ppt
- 2.3《给蜗牛建个“家”》课件 科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2025.ppt
- 1.1 直线的相交(2)学习任务单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df
- 1.1 直线相交(1)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df
- 1.1 直线相交(1)学习任务单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df
- 1.1《观察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科版2025科学一年级下册.pdf
- 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df
- 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习任务单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df
- 1.2《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教科版2025科学一年级下册.pdf
- 1.3 平行线 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df
-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20 仿生建筑模型大比拼(一) 教学设计(表格式).pdf
-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2).pdf
-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pdf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pdf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pdf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pdf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7《我们的“过山车”》教学设计.pdf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8《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pdf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1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pdf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