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浣溪沙(苏轼)导学案
TOC\o1-1\h\u15423一、学习目标 1
6923二、预习检测 1
21625三、全文翻译 2
31019四、中心思想 2
24788五、读文感知 3
3719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4
一、学习目标
理解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体会词人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精神;掌握《浣溪沙》的艺术特色,包括其语言的清丽自然、意境的深远优美,以及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感受的手法。
二、预习检测
1.《浣溪沙》的作者是哪位宋代文学家?
2.《浣溪沙》中提到的地点“蕲水清泉寺”位于现在的哪个省份?
3.诗中“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中,“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5.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请简述《浣溪沙》下片与前片在内容上的联系。
三、全文翻译
《浣溪沙》译文如下: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嫩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四、中心思想
《浣溪沙》的中心思想主要体现在诗人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精神。词中,苏轼借游清泉寺所见到的优美景色,抒发了自己老当益壮、不服输、不服老的豁达情怀。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词的上片主要描绘清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清雅、美丽,展现出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而下片则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进一步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衰老的乐观精神。他坚信,即使年岁已高,人生依然可以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不应因时光的流逝而消沉。
整首词都表现出苏轼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凸显着对于人生道理的启发。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和衰老时,依然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浣溪沙》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乐观态度,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独特情怀和人生智慧。
五、读文感知
《浣溪沙》这首词,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清泉寺那幽静而清新的环境中。苏轼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嫩芽、松林间洁净的沙路以及细雨中的杜鹃啼鸣,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
词的上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兰草的嫩芽浸润在溪水中,显得生机勃勃;沙路经过雨水的冲刷,更显得洁净无尘。这样的景象,不仅令人感到心旷神怡,也让人对自然之美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词的下片,则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和衰老的独特见解。他借溪水西流之景,反衬人生之不可复返,寓含一种感伤之情。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感伤之中,而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衰老。他坚信,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人生就可以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整首词读来,不仅令人感受到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让人体会到他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启示,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鼓舞和激励。
通过读文感知,《浣溪沙》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首富含人生哲理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得到了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1.《浣溪沙》的作者是哪位宋代文学家?
答案:苏轼。
2.《浣溪沙》中提到的地点“蕲水清泉寺”位于现在的哪个省份?
答案:湖北省。
3.诗中“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山脚下的兰草刚刚抽出嫩芽,浸润在清澈的溪水之中的景象。
4.“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中,“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答案:杜鹃鸟。
5.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衰老的乐观精神,认为即使年岁已高,人生依然可以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6.请简述《浣溪沙》下片与前片在内容上的联系。
答案:《浣溪沙》的下片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和对衰老的乐观态度,这与前片所描绘的清泉寺周边清雅、美丽的风光景色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整首词的意境和情感基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文哨子导学案.doc
- 课文越巫导学案.doc
- 课文南园导学案.doc
- 课文故乡导学案.doc
- 课文饮酒导学案.doc
- 白毛女导学案.doc
- 白色鸟导学案.doc
- 白杨礼赞导学案.doc
- 变色龙导学案.doc
- 菜园小记导学案.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