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肾功能不全对口服降糖药应用安全性的影响
处
临床常用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磺脲类
●格列奈类
●噻唑烷二酮类
●糖苷酶抑制剂
DPP-4抑制剂
GLP-1受体激动剂
●胰岛素
需考虑得因素:
●降糖疗效
●伴随疾病和并发症
●发生副反应得风险
●患者耐受性●花费
●……、
选择降糖药物需考虑得因素
AvDiabetol2010;26:331-338、
。
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DA/EASD,美国糖尿病学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NI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1、InzucchiSE,etal、Diabetologia、2012Jun;55(6):1577-96、
2、Tamez-PérezHE,etal、EndocrPract、2013Jul-Aug;19(4):736-7、
3、Type2Dlabetes:NationalClinicalGuidelineforManagementinPrimaryandSecondaryCare(Update)、
NHS
NationalInstitutefor
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
NICE指南3:
●二甲双胍是所有新诊断患者的首选用药
●在超重肥胖患者中更被推荐为唯一首选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从确诊时立即开始
●初始治疗为生活方式干预,同时服用二甲双胍
●当无法达到目标A1C水平时,其它药物必须在基础治疗上加用
AACE指南2:
●二甲双胍安全有效,是单一疗法的基石,只要没有禁忌证应作为第一首选药物
二甲双胍安全有效,依然是双重、三重治疗中的基石
各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T2DM得一线治疗药物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ure·Care·Commitmentel
ADA/EASD
最新共识1:
二甲双胍减少了超重/肥胖T2DM患者死亡率和血管并发症
二甲双胍磺脲类
危险变化
P值
危险变化
P值
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
32%
0、
0023
7%
NS
糖尿病相关死亡
42%
0、017
20%
NS
全因死亡
36%
0、011
8%
NS
心肌梗死
39%
0、01
21%
NS
中风
41%
NS
14%
NS
微血管病变
29%
NS
16%
NS
Lancet1998Sep12;352(9131):854-65、
但二甲双胍在肾功能受损得T2DM患者中使用受限
E/ACE指南1:
二甲双胍禁用于GFR60ml/min/1.73m²的T2DM
GFR,肾小球滤过率
1RodbardHW,etal,EndocrPract2009;15:540-59、
2、NathanDM,etalDiabetesCare2009;32:193-203、
3、HarperW,etal、CanadianDiabetesAssociation2008;32:S53-60、
4.Nationalevidencebasedguidelinesforbloodglucosecontrolintype2diabetes、Availableat:
ADA/EASD/加拿大和澳大利亚2-4指南:
二甲双胍禁用于GFR30ml/min/1.73m²的T2DM,
在GFR60时应慎用
而
美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CKD得比例可达40%
●数据来自1999-2004年第4次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研究对象:年龄≥20岁得2型糖尿病患者,n=1462
1期
无CKD
50.8%
CKD
40%
2期
3期
KoroCE,etal、ClinTher;2009、31:2608-2617
无数据9.5%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慢性肾脏病得比例可达64%
·研究对象:上海市区年龄≥30岁得2型糖尿病患者,n=1009
1期
2期
慢性肾脏病64%
LuB,etal、JDiabetesitsplications、2008、96-103
3-5期
无CKD
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均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39.5
Whaley-ConnellA,etal、CardiorenalMed、2011;1(1):45-5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