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设计.docx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品质课堂”教学设计模板(试行)

课题名称

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学科

小学语文

授课班级

四年级

授课课数

第二课时

《古诗词三首》出自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三首描绘的都是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本节课上的是这其中的第二首诗歌《宿新市徐公店》,作者通过一连串春天的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喜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初步掌握了理解诗意的方法,但在初步体会古诗思想情感仍有难度,可以“借助注释”、联系生活等更好理解诗意,并乐于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表达出诗句的意思,能够边读边想象出诗歌所展现的情景,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借助课文插图、结合注释、扩词法、展开联想等方法解释出诗歌的大意。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能说出眼前一幅明丽春景图和孩童追蝶的活泼场景,从而初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背诵课文,能够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重点:1.借助课文插图、结合注释、扩词法、展开联想等方法揭示出诗歌的大意。

2.读关键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能说出眼前浮现出一幅明丽春景图和孩童活泼追蝶的活泼场景。

教学难点:读关键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能说出眼前浮现出一幅明丽春景图和孩童活泼追蝶的场景。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诗歌音频

教法:1.运用讨论法、讲授法引导学生达到能够解释出诗歌大意的目的

2.情境结合讲述法。这年段的学生极易受到感染和共鸣,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描绘出诗句所展现的情景。

学法:1.运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能运用教师所引导的方法讲述出诗歌大意。

2.质疑问难法,在学习中秉持求知的严谨态度,遇到不懂的主动问询老师,养成勤好问的好习惯。

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杂乱稀疏篱笆蜻蜓蝴蝶住宿徐氏茅屋房檐老翁鸡笼无赖剥莲蓬

过渡: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出示: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①疏疏:稀疏

②阴:树荫

一、初读诗歌,划分节奏

学习提示:请你自由朗读诗歌,尝试划分出节奏

1.学生自主读诗歌

2.同桌互读,交流诗歌节奏

3.教师范读,明白诗歌节奏

4.听诗歌音频,将诗歌节奏画出来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过渡:听这首诗时很有味道,回顾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我们知道理解诗意的方法有:①借助课文插图②扩词法③结合注释④展开联想⑤联系生活实际,那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首古诗。

二、再读诗歌,理解诗意

学习提示:请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画一画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从中你知道了作者写了什么季节的美景?说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随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答案,并做简单批注。

(一)画出的景物:篱落一径新绿儿童黄蝶菜花-——乡村春季美景

过渡:从画出的新绿、菜花这两个词语我们知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理解诗意,进一步感受乡下春天之美。

(二)出示“篱落疏疏一径深”

生读

借助理解古诗的方法,思考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汇报:大意: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小结:结合注释你知道疏疏是稀疏的意思,你能用学过的借助注释的方法,可真棒。

师点拨:出示“一径深”的图片,“深”,指的是小路往远处延伸,拉长了视线,写的是远景,读的时候要悠长一点

过渡:我们再来看第二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三)出示“树头新绿未成阴”

生读

借助理解古诗的方法,思考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汇报:大意:客店旁的树树枝上长出嫩绿的新叶,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

小结:借助注释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

师点拨:①出示“树头新绿”和“浓密绿荫”对比图,我们还可以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第一幅图可以看到树上刚长出点点嫩芽、第二幅图可以看到浓密的树荫,在读这句诗时我们看到的是第一幅图树木长出嫩芽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老师还想让大家注意到的是,这里的“阴”字遵从了诗歌原始版本的出处,所以默写这句诗时“阴”的书写不要出错。

③刚刚作者写的小路一直伸到远方写的是“远景”,而这里写到树头稀疏的新叶写的是近景,一远一近更是给人乡村悠远宁静之感。

出示:

文档评论(0)

小学教育之窗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小学教育之窗主要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定制服务;还提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总结的定制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