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北宋的政治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北宋的政治 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课时教案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

课题

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型

新授课

教材解读

纵向看,宋代政治的发展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中不可获缺的一环,承上启下,理清其脉络有助于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整体认知;横向看,宋代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关联左右”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这一时期历史各方面表现的内在关系的认识。

教科书分“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三个子目进行介绍,讲述了北宋建立、北宋的统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崇文抑武方针和王安石变法四部分内容,核心内容是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宋代崇文抑武方针。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崇文抑武方针是本课教学重点,对二者影响的认识及其关系的理解则是本课难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在解决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问题的同时,也使宋走向“积贫积弱”,进而导致其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因此,北宋中期后,先后有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两场改革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北宋建立和结束分裂的史实,列举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了解北宋政治崇文抑武的特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知道变法的目的及主要措施,评价其历史作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和崇文抑武方针的利弊分析,全面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反思历史。通过王安石变法的学习,认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理解改革的艰难性、曲折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崇文抑武方针

难点: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崇文抑武方针影响的理解及其关系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单元概述: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崇文抑

武方针,维护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周边各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等政权,与北宋并立。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在江南建立南宋,与北方的金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北方民族蒙古建立的元朝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宋元时期,各族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贸易繁荣,国际交流得到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科技成就巨大,文学艺术成果丰硕,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北宋的政治在本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属于社会变化中政治的变化。

一、新课导入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

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

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

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

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

宋朝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个时代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这个原因——北宋的政治

出示学习目标及目录:

兵变夺天下——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1.自主学习:阅读44页,讲述陈桥兵变的故事,并梳理北宋建立的信息(王朝建立三要素)。

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赵匡胤本是后周进军的统帅,后被部下披上黄袍而成为了皇帝,,陈桥兵变后,赵匡胤与将士约法三章,善待柴氏,优待后周大臣,不准抢劫国库。基本上是一次和平兵变,几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这与五代十国其他政权更替时的尸横遍野不同,它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摘编自王育济《论陈桥兵变》)正因如此,北宋得以迅速稳定政局,为统一全国,重建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2)北宋的统一

2.提问:北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预设回答:宋太祖依照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陆续消灭南唐等割据政权。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追问:读图学史:与唐朝极盛时疆域对比,北宋是不是统一的全国政权?(不是)北宋统一后,还有哪些并立的政权?

预设回答:

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等政权,并未统一全国,这时的中国处于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过渡:取得天下的赵匡胤却“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很焦虑。出示PPT,请大家观察下表,观察下表,想想取得天下的宋太祖为何会失眠?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通过五代十国国运表及皇帝前职位表可以看出,朝代个个都是短命王朝,而且新朝皇帝都是前朝地方的集财政军权于一身的节度使或大将军。唐末以来武将专权、政权动荡的历史积弊,使宋太祖害怕兵变重演,害怕自己的王朝同前朝一样短命。

教师出示:《雪夜访普图》(局部)

过渡:那么宋太祖想让自己的国祚长治久安,于是他向当时的宰相赵普问计: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太祖)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赵普)

提问:宰相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的主要原因

文档评论(0)

K12教育培训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K12教育十余年,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