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掌握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点,知道台湾的主要产业及其分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对台湾同胞的亲近感,增进两岸一家亲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这一观点的阐述及相关史实的讲解。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
2.教学难点
-运用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深入论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理解台湾经济发展与大陆的联系以及其发展模式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台湾省的基本地理知识、历史沿革等重要内容,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2.直观演示法: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经济发展状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台湾的历史、现状以及两岸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4.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同时展示阿里山、日月潭等台湾美景的图片。
2.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和看到的图片都来自哪里呀?对,是台湾省。台湾是祖国美丽的宝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二)讲授新课
1.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2分钟)
-地理位置与范围
-展示台湾省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的海陆位置。提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临什么海?南临什么海?东临什么洋?西隔什么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学生回答后总结:台湾省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让学生找出台湾省包括哪些岛屿,强调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此外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等众多岛屿。
-历史渊源
-讲述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夷洲,当时大陆居民就开始和台湾有了交往。此后,历经多个朝代,台湾一直在中国的管辖之下。
-重点介绍清朝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清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如设置台湾府等,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示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如《马关条约》签订场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等,进一步说明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大陆的紧密联系以及被外国侵占又回归的历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
-国际法律依据
-讲解《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将台湾等中国领土归还中国。通过这些国际法律文件,进一步论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这一事实。
2.美丽富饶的宝岛(15分钟)
-自然环境
-地形
-展示台湾岛地形剖面图和台湾岛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提问:台湾岛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地势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总结: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山脉,西部是平原。
-介绍台湾山脉的走向以及主要山脉的名称,如中央山脉等。同时指出台湾岛多火山、地震,让学生理解这与台湾岛的地质构造有关。
-气候
-展示台湾岛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台湾岛的气候类型。提问:台湾岛主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对台湾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总结:台湾岛主要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水稻、甘蔗、香蕉、菠萝等农作物。
-河流
-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台湾岛的主要河流,如浊水溪等。提问:台湾岛的河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总结:台湾岛河流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