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考辨
——评《潜山县志》《天柱山志》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台海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27页。此南岳不是指今五岳之一的湖南衡山,今南岳衡山是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废除江北南岳称号之后改封的。因此,汉武帝原封南岳被称作古南岳(也被误称副南岳、副衡)。古南岳在何处?自今潜山县建县以来,史志界争论不休。新编《潜山县志》、《天柱山志》独取一说,不免失之偏颇。本文力求抓住主要矛盾,从时空概念入手,突破主观想象的思维定势,考辨如下。
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台海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27页。
一、弄清县名、山名是考证古南岳问题的两个重要前提
《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这里的“潜”、“天柱山”指什么地方,必须把它摆到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弄清楚当时的行政区划和地名,这是考证古南岳问题的重要前提。
(一)汉代的潜县非今潜山县
古南岳纠纷在宋代以前没有发生过。因为汉时的潜县在今霍山县,今潜山县是汉时的皖县,皖、潜二县的边界在今岳西县境,即大别山脉江淮分水岭多枝尖至丛毛尖山脉。廓清汉时皖、潜二县行政区域,则知《史记》载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是在古潜县今霍山县,并非古皖县今潜山县。如果汉武帝登今潜山县的天柱山,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和山名,“二十而南游江、淮”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台海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915页。熟知江淮山川、“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而封禅焉”,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台海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915页。
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台海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28页。
皖县由来于春秋时的皖国,县名沿用568年,至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改为怀宁县,元至治三年(1323年)才改设潜山县,至今已有670余年。由于潜山县的成立,与古潜县名同一字,于是古南岳纠纷生焉。清代三修《潜山县志》为了争夺古南岳,竟然把汉时的皖县建制改为潜县。这种篡改历史的行为招致后世学者的唾骂,我亲眼所见志书上面被人批注:“无稽之谈!”新编《潜山县志》、《天柱山志》记述历史沿革是实事求是的。但对“潜之天柱山”的“潜”字又作了主观解释,他们认为“潜”不是指“潜县”,而是指“潜山”,并且在志书援引《史记》原文时加注成“登礼潜(山)之天柱山”,形成“山之山”之句。这种作法同样是曲解了《史记》原文的含义,因为古时的“潜山”也好,“天柱山”也好,都非指今日的“潜山”、“天柱山”。
(二)今日的潜山、天柱山在汉代称皖山、皖公山
汉时的“潜山”在何处?南宋《后汉书·袁术传》中说得很清楚,“潜山,潜县之山也;潜,今寿州霍山县也。”古潜山在古潜县,与霍山、衡山同指一地。这是说山名。作为县名,汉代尚无潜山县,后梁时期曾在六安设立过潜山县,其疆域与今潜山县无涉,元代成立今潜山县仅沿用潜山县名而已。
新编《潜山县志》、《天柱山志》在考辨古南岳时,均援引《后汉书·马援传》,建武十七年(41年),李广“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证明“其时的潜山就在皖县。”这里有两个疑点:一是“攻没皖城”与“自称南岳大师”没有必然联系,从潜县的霍山而来照样可称南岳大师;即使称东岳大师,也可攻皖城,杀皖侯;其二,这个李广是个亡命之徒,或许是诡称李广,并非是西汉朝中名将李广。名将李广在攻皖城前160年就死了,他死后13年,汉武帝才登礼潜之天柱山封岳。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自称南岳大师”之人到了皖城,潜山也就在皖县。
同样,今日天柱山在汉时也不姓“天”。新编《天柱山志·大事记》第一条记载:春秋时期,“周封皋陶后裔偃氏一位贤者为皖伯。封地之内,山为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亦源于此。”《天柱山志》第39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有史以来,天柱山从春秋到清代一直称皖山,或称皖公山,历代诗文可供佐证。天柱山比皖公山响亮、形象,倘若皖公山汉时就称天柱山,又有汉武帝封岳之故事,历代骚人墨客必定直呼天柱山,涉笔皇帝封岳掌故的。然而李白直言《江上望皖公山》。王安石《望皖公山马上作》诗,非但无天柱字眼,而且还指出皖公山“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天柱山志》第39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皖公山何时改称天柱山的?最早见于韦曾《谒天柱山真君祠》一诗,这首诗是否原作,是否吟今天柱山的,尚待考证。历史上八修《潜山县志》,前五修均称皖公山,康熙十二年(1673年)六修的《潜山县志》时,首次将旧志中的“皖山图”改称“霍岳天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半导体周期反转在即,终端创新、AI引领新一轮成长.pdf
- 电力设备与海上风电行业2024年度策略:需求驱动,共赴上行周期2.0.pdf
- 传媒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AI应用:从1到N.pdf
- 资产配置及基金研究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美国临渊而侧,静待周期反噬.pdf
- 银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政策底到经济底,区间震荡到估值提升.pdf
- 信用债供需博弈与化债推进下的配置主线——2024年信用债年度展望.pdf
- 食品饮料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需求逐渐恢复,把握结构性机会.pdf
- 农林牧渔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养殖产业结构变革,种业发展新纪元与宠物消费升级.pdf
- 锂电及机器人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锂价决定底部,强势产业迎放量元年.pdf
- 金融工程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AI时代的科技革新与投资应对.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