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青霉素的提取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青霉素的提取工艺第1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青霉素简介发现化学结构化学式理化性质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中空纤维更新膜技术青霉素G的提取实验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发酵液的预处理青霉素的提炼工艺过程液膜技术第2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青霉素简介

青霉素简介

第3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简介青霉素(Penicillin)又被称为青霉素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第4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第5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青霉素的化学结构青霉素类包括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本类基本结构均含有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和侧链(CO-R)。母核由噻脞环(A)和β-内酰胺环(B)拼合而成,为抗菌活性重要部分,β-内酰胺环破坏后抗菌活性消失。侧链则主要与抗菌谱,耐酸,耐酶等药理特性有关。青霉素分子结构球棍模型第6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化学式青霉素化学本质:盐酸巴氨西林。其化学名为1-乙氧甲酰乙氧6-〔D(-)-2-氨基-2-乙酰氨基〕青霉烷酸盐酸盐。分子式:C16H18N3O4S·HCl分子量:384.5青霉素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第7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青霉素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β-内酰类抗生素,至今己有近70年的历史。他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达到抗菌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有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疾病,如脑膜炎,肺炎等。青霉素还是合成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和原料。但每次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第8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青霉素理化性质1.不耐热,一般保存于冰箱中,但青霉素盐的结晶纯品,在干燥条件下可于室温保存数年。2.水溶液不稳定,20万u/ml水溶液于30℃放置24h效价下降56%。3.肌肉注射吸收快而安全4.作用快,维持时间短第9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型提取技术:中空纤维更新液膜2004年张卫东等将中空纤维包容膜技术与纤维膜萃取器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新型的”中空纤维更新液膜“。采用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实现了从发酵滤液中同步分离和富集青霉素的新型提取工艺。与现行的醋酸丁酯溶剂萃取工艺相比,萃取和反萃取在同一设备内进行,省去了冷却和溶剂的蒸馏回收提纯过程,极大的简化了工艺流程,所需设备体积小,溶剂消耗量小,后续处理简单。新工艺降低了生产能耗,提高了提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第10页,共3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原理:该技术利用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与有机相间的亲和力,依靠在管程流体中预先加入分散的有机相小液滴与纤维壁面的浸润性和界面张力,在纤维管内侧形成一层极薄的有机相液膜,利用流体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剪切力,形成了管程流体内的有机相小液滴与所形成的液膜层的更新融合过程,从而极大提高了过程的传质效率,并有效解决了液膜过程缺乏长期稳定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中空纤维更新液膜过程采用反应萃取机理代替传统溶媒萃取过程中的物理萃取机理,通过在有机液膜相中添加流动载体DOA(二辛胺)的方式,可极大的提高过程的传质效率,放宽了过程的操作条件,可以在青霉素较稳定的pH值(pH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